我爱汽车网

冬季车辆保养常识有哪些

冬季车辆保养常识

1. 更换润滑油

入冬要及时更换适用的润滑油。因为冬季气温低,发动机机油粘度变稠,不易流动,同时相应变稠的机油会增长润滑油膜的厚度使得它能承受较大的运动阻力。所以冬季宜选用粘度较小的机油,以减轻发动机的运转阻力。

2. 检查电瓶

在冬季里,气温的下降会导致一些蓄电池的使用性能下降,所以对蓄电池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是非常必要的。要经常检查蓄电池的电解液液面是否在正常液面范围内,如果液面过低应加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但不要加注自来水或矿泉水,因为其中含有杂质,会导致蓄电池损坏。

3. 检查雨刷

入冬前要及时检查雨刷器,如果雨刷器冻在玻璃上,不要用力硬拉硬扯,否则会损坏雨刷器。正确的做法是打开空调、车门,等冰稍微融化后再试着把雨刷器拿下来。如果被冻住的是雨刷器上的玻璃水,此时也不要强行开启雨刷器,因为这样有可能损坏雨刷器电机。正确的做法是待车辆开启暖风后,将前挡风玻璃前的积雪或冰碴清除掉。

4. 检查轮胎

冬季路面比较滑,轮胎的抓地力会减弱,因此要经常检查轮胎花纹的磨损情况,如果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同时还要保持轮胎的气压足够、一致。因为随着温度的降低轮胎气压也会相应降低,如果轮胎气压过低会加速轮胎磨损并增大行驶阻力。

5. 检查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所以检查发动机是十分有必要的。冬季要检查发动机润滑油的结垢、锈蚀和腐蚀情况,并及时更换防冻防锈的润滑油。对于柴油发动机还要注意及时更换防冻冷却液。另外在入冬前对发动机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可以起到查漏、堵漏的作用,对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很有帮助。

6. 检查车身

入冬前要对车身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包括车漆、车灯、车身密封条等部位是否完好无损。另外要经常清洁车身表面附着的雪和冰粒等污垢。同时还要检查车门、车窗、锁芯等部位是否灵活可靠,并做好相应的保养工作。

7. 检查车灯

在冬季由于能见度比较差再加上光线折射等原因会使前大灯照明范围明显减小。因此要经常检查前大灯照明范围是否合格;另外要注意保持车灯的清洁,避免因积污而影响照明效果。

8. 更换防冻液

防冻液具有抗冻能力强的特点,因此一般要选用-25℃以下的防冻液。在更换防冻液时要注意将水箱及管路上的水完全排放干净后再加入新的防冻液。另外防冻液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一般要两年或2-3万公里就要更换一次,如果使用已经超过期限则必须更换掉旧液再加入新液。因为如果旧液中含有的杂质过多会使散热效果降低甚至造成“开锅”的现象而使发动机受到损坏。另外要注意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防冻液不可混合使用以免起化学反应、沉淀或产生气泡而降低使用效果。

9. 预热发动机

冬季气温较低发动机经过一夜的静置停放可能使机油粘在油底壳表面以供启动润滑;但油底壳内部的机油流速可能很慢使发动机润滑效果降低而增大磨损程度;另外如果温度过低则可能会使发动机中的运动部件润滑不良而加大磨损。因此启动发动机之前应该进行预热以便使发动机得以顺利启动并减少磨损。预热时可以打开点火开关等发动机自行运转几分钟后再启动发动机以免因温度过低而增大油耗量。另外在冬季由于发动机润滑油粘度较大所以启动时不要急加速而应该低速运转一段时间后再加速行驶以确保发动机能顺利启动并减少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