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三峡和葛洲坝过往船舶是怎么通行

一、三峡和葛洲坝过往船舶是怎么通行

“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可以这样形象地描绘船舶过大坝的两种方式。“楼梯”是即将试通航的双线五级船闸,“电梯”则是尚未完建的升船机。 船舶如何穿越这座举世无双的“楼梯”?如,船从下游驶来,需过大坝上行,先将五闸室水位降到与下游水位一致,打开下闸门,船舶进入闸室;关闭下闸门,输水系统充水抬高闸室水位,船舶随闸室水位上升而上升,当水位与四闸室水位齐平时,打开五闸首人字闸门,船舶就好像爬过一级阶梯,轻松驶入上一级闸室。如此上升,直至驶出一闸室,进入高峡平湖。如船舶是从上游往下游走,过程正好相反。 永久船闸的设计很科学,有两条道,一边上行,一边下行,互不干扰,节省时间。过闸大约要两个半小时。 枢纽施工17年断航仅67天 在三峡工程长达17年的建设时间里,除了断航了67天客货运输需要翻坝之外,其余的时间长江畅通无阻。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其他国家在内河上修建大规模水利枢纽时,一般都停止航运。修建葛洲坝工程时也断航了 8个月。 那么,五级船闸通航前,三峡工程是如何做到既不影响工程施工,又保证长江通航的呢? 按照工程设计,根据三峡坝址地形和水文特性,制定了通航方案:一期工程建设期间,利用长江主河道通航;二期工程建设期间,利用导流明渠及临时船闸共同配合通航;三期工程建设期间,利用永久船闸通航。 在三峡工程二期建设的六年里,临时船闸与导流明渠配合,一左一右分布在长江两岸,成为三峡二期施工期间航运安全畅通的重要通道,共同携手完成了三峡二期工程建设期间的通航任务。 2002年11月6日,三峡导流明渠胜利实现截流。之后,临时船闸成为“孤独的天使”,独立承担其后五个多月的长江通航任务。 从2003年4月10日开始,临时船闸封闭停航,并将改建为三峡工程的冲砂闸。 6月16日,长江三峡坝区封航67天的历史终结。

二、海底隧道是怎么做到的?

海底隧道修建方法:

1、钻暴法:主要用钻眼爆破方法开挖断面而修筑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用钻爆法施工时,将整个断面分部开挖至设计轮廓,并随之修筑衬砌。大陆已建成的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均是采用矿山法施工。

2、沉管法: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沉管隧道就是将若干个预制段分别浮运到海面(河面)现场,并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以此方法修建的水下隧道。香港多条海底隧道采用沉管法施工。

3、掘进机法:挖掘隧道、巷道及其它地下空间的一种方法。简称TBM(tunnel boring manchine)法,是用特制的大型切削设备,将岩石剪切挤压破碎,然后,通过配套的运输设备将碎石运出。连接英国及法国的英法海峡隧道就是采用掘进机法开挖。

4、盾构法(Shield Method):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三、硅酮胶(也就是玻璃胶)的成分是什么,它会发出的气体又是什么成分?

有机羟基硅酮 45

有机甲基硅酮 15

甲基硅烷 3

气象二氧化硅 6

碳酸钙 30

二丁基二月硅酸锡 0.04

氨基硅烷 0.4

粘玻璃用的胶:

优质玻璃胶的主要成分是硅酮,其它添加材料用量极少,但比如酸性胶添加有醋酸等,各有不同。

玻璃状的胶:

水玻璃也叫“泡化碱”,主要成分是硅酸钠

一般由石英砂与碳酸钠高温熔融后和水蒸煮而成。或由浓碱溶液和石英砂在加压条件下共热制得。水玻璃是粘稠液体,溶液水解呈碱性,用作胶结剂、防腐剂和防火材料,也广泛用于制纸、肥皂及纺织等工业。

硅酸盐大多数都不溶于水。可溶性硅酸盐中,最常见的是Na2SiO3,它的水溶液俗名水玻璃。水玻璃是无色粘稠的液体,是一种矿物胶,它既不能燃烧又不受腐蚀,在建筑工业上可用作粘合剂等,木材浸过水玻璃后,具有防腐性能,且不易着火。水玻璃还可用作耐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