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芜湖舰何时被命名?

在中国海军现役的驱逐舰、护卫舰序列中,有6艘驱护舰艇是以安徽的城市命名的。它们分别是“合肥”号导弹驱逐舰和“芜湖”号、“安庆”号、“淮南”号、“淮北”号、“铜陵”号导弹护卫舰。除“芜湖”号已调入其他舰队服役外,其余各舰目前均在东海舰队服役。 根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属于华东地区的安徽地名,由东海舰队舰艇命名时使用。按照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的原则,合肥、芜湖、安庆、淮南、淮北、铜陵先后被用作人民海军新入列舰艇的命名。新舰艇入列时,由批准授名的领导机关正式授予舰名舷号,颁发《舰艇命名证书》,舰艇按照《舰艇条令》的规定举行命名典礼。舰艇命名享受“终身制”,中途一般不予更名;舰艇退役时,其舰名舷号由授予机关注销,不再授予后续舰艇。 一、“合肥”号导弹驱逐舰 “合肥”号导弹驱逐舰,舷号132,属051 型导弹驱逐舰,由上海中华造船厂制造,1979年服役。被北约称为“旅大”级的051 型导弹驱逐舰,是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自行研制装备的第一种导弹驱逐舰,至今依然是我国海军的主力舰艇。“合肥”号标准排水量3250吨,满载排水量3670吨,最高航速32节。舰长132米,宽12.8米,吃水4.6米。舰上装备2座双联装130毫米主炮,2座三联装“海鹰-2”反舰导弹发射架,另装备有反潜火箭发射器和反潜深弹发射装置等武器。“合肥”号是“旅大”级驱逐舰的第一艘改进型舰,它将基型舰上的6座57毫米和25毫米人工操瞄高炮改装为4座37毫米双联装自动高炮,并加装了当时较为先进的中远程对空搜索雷达。自它服役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合肥”号都是中国海军最先进的驱逐舰。 “合肥”号曾在新中国海军史上写下光辉壮丽的篇章。1985年11月16日,当时海军中最先进的“合肥”号和X615油水综合补给舰组成编队,在时任东海舰队司令员的聂奎聚率领下,前往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等南亚三国进行友好访问,至1986年1月19日返回。“合肥”号编队经台湾海峡,过西沙,经中沙,穿越南海,横跨马六甲海峡,远涉印度洋,途经5个海区,穿越7个海峡,总航程1万多海里,历时65天。这是人民海军组建36年来,首次派舰出国访问,也是海军军舰首航印度洋,可以说是人民海军走向世界的处女航。从那次起,我海军先后16次派出舰艇编队,访问了亚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20多个国家。 在那次出访中,“合肥”号经受住了10级风浪的考验。印度洋素来以风高浪急著称,在印度洋10多米高的狂涛恶浪中,3000吨级的“合肥”号犹如一片风中的树叶,在波峰浪谷中艰难前行。官兵们吐得翻江倒海,但他们用绳子把自己捆在战位上,坚守岗位。X615舰上的随行摄像记者拍下了“合肥”号舰艏被排空的巨浪压入水底又昂然破浪而起的壮观画面,后来这个经典画面被中央电视台“人民子弟兵”栏目编入片头,一直播放了很多年。 二、“芜湖”号导弹护卫舰 “芜湖”号是我海军第二艘以安徽地名命名的军舰。“芜湖”号导弹护卫舰,舷号536,属053H2型,1986年服役。053型导弹护卫舰被西方称为“江湖”级,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导弹护卫舰,长期以来一直是海军主力。“江湖”级在生产过程中曾多次改进,“芜湖”号则属于“江湖”级的“终极改进型”,被西方称为“江湖”Ⅲ级,在海军装备发展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芜湖”号是我国第一种全封闭型军舰,在它的舰体上再也看不到老式军舰上成排的舷窗了,核生化“三防”能力大大提高,而且是第一种加装了C-801反舰导弹的军舰,雷达也有所改进,代表了我国那个时候的国防科技水平。从“芜湖”号之后,我国生产的各型驱护舰均实现了全封闭化,并普遍装备了C-801和更先进的反舰导弹。该型军舰还曾在国际军火竞争中击败德国的MEKO-200型护卫舰,出口4艘到泰国。泰国军方声称此型舰综合作战能力为西方同级舰的85%~90%,但价格只是西方的1/4。 “芜湖”号标准排水量1700吨,满载排水量2100吨,航速30节。舰长103.2米,宽10.8米,吃水3.19米。舰上主要装备8枚射程40公里的C-801反舰导弹,2座双联装100毫米炮,4座37毫米双联装自动高炮。 三、“江卫”四兄弟 1992年和1993年,4艘被西方称为“江卫”级的新式导弹护卫舰先后服役,舷号539、540、541、542的这4艘舰分别被命名为“安庆”号、“淮南”号、“淮北”号、“铜陵”号。这种护卫舰总共只建造了4艘,并全部以安徽地名命名,这在海军舰艇命名史上是没有过的。 该级舰满载排水量2250吨,舰长111.7米?宽12.1米,吃水4.8米,主要装备有2座三联装C-801反舰导弹发射架,1座六联装“红旗-61”防空导弹发射架,一座双联装100毫米主炮,4座37毫米双联装自动高炮,一架直-9A型舰载直升机,并装备有箔条干扰诱饵发射装置。该级舰当年刚一亮相时,曾引起国际军界广泛关注。外电评论该级舰完全摆脱了过去苏式舰艇的设计思路,具有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 “江卫”四兄弟服役后,陆续成为海军的“外交明星”。除539“安庆”舰外,其余3舰均曾代表中国海军出访国外,扬我军威,其中540“淮南”舰还曾两度出访。 1994年5月12日至24日,由540“淮南”号导弹护卫舰、166“珠海”号导弹驱逐舰、北救121“长兴岛”号远洋打捞救生船组成的舰艇编队,从青岛港启航直驶海参崴,进行了中国海军对俄罗斯的首次访问。 1995年8月9日至30日,由“淮南”号导弹护卫舰、“珠海”号导弹驱逐舰和东运615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首次出访印度尼西亚,参加了“’95印尼国际舰队检阅”活动。为迎合当地习惯,“淮南”号此次出访将舷号由540改为548,“珠海”号也将舷号由166改成了168。 1995年8月31日至9月4日,541“淮北”号导弹护卫舰踏着一年前“淮南”舰的足迹,驶抵海参崴,参加俄罗斯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庆典活动。 1997年2月27日至3月30日,由542“铜陵”号导弹护卫舰、113“青岛”号导弹驱逐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访问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三国。此次出访,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第3次访问泰国,首次访问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舰艇编队先后跨越东海、台湾海峡、南海、泰国湾、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马尼拉湾等海域,总航程近7000海里。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542“铜陵”号?它的首任舰长便是我们的安徽淮南老乡——“上天能驾机,下海能操舰”的海天骄子柏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