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如何查车辆配置(车辆逃逸事故如何认定)

目录

一、如何查车辆配置

1、您可以通过车架号查询车辆的配置;进入小程序后,在搜索栏输入“帧数”后,会显示一个帧数信息查询小程序。

2、然后点击车架号VIN进入小程序,按照步骤要求输入17位车架号,最后对比车辆配置型号;车辆识别号(VIN),VIN是英文车辆识别号的缩写。

3、因为ASE标准规定VIN码由17个字符组成,所以俗称17位码;正确解读VIN码对于我们正确识别车型,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和维修非常重要。

4、通过对车辆识别码的排列组合,同一车型的车辆在30年内不会出现重复编号,并且对车辆有唯一的识别,因此可以称为“汽车身份证”,车架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需要注意的是,帧号不包含英文字母O Q和I,以区分阿拉伯数字中的0和1。

5、车架号(VIN码)是车辆的唯一标识,包含车辆的制造商、年份、车型、发动机代码等信息;正确解读VIN码对于我们正确识别车型,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和维修非常重要。

6、车辆识别码是汽车的ID号,根据国家车辆管理标准确定,包含汽车的制造商、年份、型号、车身类型和代码、发动机代码和装配位置等信息;新的驾驶执照通常在“车架号”栏中打印车辆识别号代码。

二、车辆逃逸事故如何认定

车辆逃逸事故如何认定

1、目前机动车三者险的条款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在条款中明确约定: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保险人在第三者责任保险中不予理赔;保险公司免赔的法律基础是基于合同约定。

2、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及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司法解释可知,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等前提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成都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指导意见》第16条对交通肇事逃逸定性规则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条规定,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3、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接受调查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其他情形本律师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4、法律依据:《成都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指导意见》第十六条交通肇事逃逸定性规则(一)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5、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接受调查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发生事故后,当事人未报案(或虽有人报案),在现场勘查民警到场前未报经接报警部门同意,无故或借故离开事故现场,且不留下及时有效的联系方式,不及时接受调查,有酒后驾车、无证驾驶、隐匿行踪等嫌疑的。

三、如何查车辆是否带颗粒捕捉器

1、颗粒捕捉器的作用是捕捉发动机排放出来的颗粒物,降低发动机的尾气排放物,提升机动车辆的尾气的尾气排放标准。

2、颗粒捕捉器是一种陶瓷过滤器,现在很多国六车型上都有匹配,属于车辆尾排气系统另一层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