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欧洲人开什么车 汽车消费主流是实用至上_车讯网chexun.com

  【 报道】面对汽车,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解释。我国有人喜欢将汽车视为脸面,希望依靠汽车抬高身价。在欧洲,汽车的主要价值是交通工具,不管是收入较高的瑞典、瑞士,还是收入平平的意大利、希腊,普通车与小型车,占比较大。站在街头观察,就能看出,他们的主流,是实用至上。   有次去德国后被问,是不是满大街奔驰宝马。此问让我忽然意识到,我国的消费观与它国存在较大差异。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如此对比与评论,并非要挣个你输我赢,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观点,这很正常,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差异之别。对比的目的,只是把开阔眼界之后的感受,与更多人分享,至于是否有必要借鉴与学习,另当别论。   遗憾的是,我没能拿出具体数据,回答那位提问者。因为我没有统计过大街上的车,究竟有多少辆奔驰、多少辆宝马。不过,仅就柏林街头,留给我的印象是,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欧宝,这5个牌子,确实比欧洲其它国家,比如法国、意大利等,要多一些。可丰田、本田、雪铁龙,甚至现代、起亚,在柏林街头也并不少见。   为了弥补在德国的遗憾,前不久在希腊旅游时,站在街头,统计了一下眼前驶过的100辆车,汇成表格如下: 希腊街头100辆车的品牌统计 品牌 数量 品牌 数量 丰田 12辆 本田 3辆 欧宝 11辆 福特 3辆 菲亚特 10辆 奥迪 3辆 日产 10辆 Jeep 2辆 奔驰 8辆 铃木 2辆 大众 7辆 马自达 1辆 标致 5辆 起亚 1辆 西雅特 5辆 三菱 1辆 斯柯达 4辆 克莱斯勒 1辆 宝马 3辆 阿尔法罗密欧 1辆 现代 3辆 雪佛兰 1辆 雷诺 3辆     制表:   100辆车,出现了23个品牌,其中,17个牌子的车在5辆以内,唯有丰田、欧宝、菲亚特、日产这4个牌子超过了10辆。似乎可以就此判断,没有哪个牌子占绝对优势,更多情况下是大家平分秋色。后来在意大利,我进行了相同的统计,无奈因故半途而废,未能达到100辆之目标,从已统计数字来看,与希腊很接近,只是菲亚特与阿尔法罗密欧的数量,略微多一些。   那么,这100辆车都是什么车型呢?统计结果如下表: 希腊街头100辆车的车型统计 两厢轿车 54辆 三厢轿车 21辆 微型轿车 8辆 MPV 8辆 SUV 7辆 皮卡 2辆 制表:   两厢轿车占比最高,54%,这一点与咱们的情况不大一样,咱们是三厢轿车占比较大,最近几年,SUV后来居上,肯定超过了人家的7%。   除了品牌与车型,我注意到,在欧洲数个国家,对于汽车还有4个特点,与咱们差异较大——第一是老车多,第二是对车不在意,第三是充分利用车,第四是开车让行人、守规矩。   第一:老车很多。   与我国把用了五六年的车,就称为老车不同,欧洲满大街的老车,分分钟可见。人家的老车可比咱们概念中的老,要老多了。一般都在15年以上,20年以上的也经常见到。比如下面这辆卡罗拉,估计是丰田的第8代卡罗拉,1995-2000年生产,如此算来,这辆车恐怕已经用了超过16年。至于我国的卡罗拉,是2000-2006年第9代,2004年开始国产,刚进入中国时叫花冠。   这辆车更有历史感——就连制造它的国家都已经消失了——南斯拉夫。它叫YUGO,似乎可以翻成优狗。优狗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应该算是个80后,它是南斯拉夫利用菲亚特70年代的车型与技术,拼凑出来的。   这是一辆第2代的奥迪80,制造周期为1978-1986年。奥迪80在奥迪历史中,占有重要位置,20世纪70年代,工程师把越野车里的四驱装置搁在了奥迪80中,此举让奥迪名声大振,并靠随后诞生的奥迪100,彻底摆脱了奄奄一息的窘态,实现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辉煌。此外,奥迪80的平台上,还诞生了大众的B级车,也就是桑塔纳。   从外观看,这款高尔夫,应该是第2代高尔夫的两门款,不过,第2代普通的高尔夫是2个圆灯,车头有4个圆灯的是性能车,比如四驱版、GTI版、G60版,都是1986-1988年之间的产品。由于没能到跟前,不知道这辆车具体是哪一款。   如果把商标盖住,可能会有人将其认作日本造的皮卡,没错,它太像了,时至今日,我国的皮卡仍是这种风格,都是继承了日本的传统。我从没在国内见过大众皮卡,但大众汽车在第1代高尔夫的基础上,改造出皮卡,目的是为了适应美国市场,想不到欧洲也有。   大众在美国推出皮卡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情,但这辆皮卡的方灯和内饰告诉我,它应该不像是第1代高尔夫的衍生品,或许就是坊间传说的,虽挂大众标,实际上是丰田皮卡。几年前曾向大众某资深员工请教,他进行了否认。友人嘲笑我,大众挂丰田标,对于大众来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即使知道人家也不会说,问也白问。就好比某些明星从不愿意谈当初在街头卖艺一样。   上面说到的几辆车,还不是我见过的最老的,以前曾见过60年代的甲壳虫,以及50年代的沃尔沃。但当时拍的照片没能找到。不管怎么说,汽车是个很耐用的物件,用上20年安然无恙很正常。如果是车主自己愿意换新车,咱管不着,但政府不应该强迫或暗地里采取一些招数,逼迫车主换车,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环保,实际上,制造业的污染,远远大于汽车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