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中国船级社印尼代表处(印尼造船业)

1. 印尼造船业

唐宋时期为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成熟时期。

秦汉时期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尾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以及风帆的有效利用等等,到了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进一步的完善,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

隋朝是这一时期的开端,虽然时间不长,但造船业很发达,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龙舟。隋朝的大龙舟采用的是榫接结合铁钉钉联的方法。用铁钉比用木钉、竹钉联结要坚固牢靠得多。隋朝已广泛采用了这种先进方法。 到了唐宋时期,无论从船舶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体现出我国造船事业的高度发展。具体来说,这一时期造船业的特点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船体不断增大,结构也更加合理。船只越大,制造工艺也就越加复杂。唐朝内河船中,长20余丈,载人六七百者已屡见不鲜。有的船上居然能开圃种花种菜,仅水手就达数百人之多,舟船之大可以想见。宋朝为出使朝鲜建造了“神舟”,它的载重量竟达1500吨以上。有的大海船载重数万石,舵长达三五丈。唐宋时期建造的船体两侧下削,由龙骨贯串首尾,船面和船底的比例约为10∶1,船底呈V字形,也便于行驶。 二是造船数量不断增多。唐宋时期造船工场明显增加。唐朝的造船基地主要在宣(宣城)、润(镇江)、常(常州)、苏(苏州)、湖(湖州)、扬(扬州)、杭(杭州)、越(绍兴)、台(临海)、婺(金华)、江(九江)、洪(南昌)以及东方沿海的登州(烟台)、南方沿海的福州、泉州、广州等地。这些造船基地设有造船工场,能造各种大小河船、海船、战舰。唐太宗曾以高丽不听勿攻新罗谕告,决意兴兵击高丽。命洪、饶(江西波阳)、江三州造船400艘以运军粮。又命张亮率兵四万,乘战舰500艘,自莱州(山东掖县)泛海取平壤。可见唐朝有极强的造船能力。到了宋朝,东南各省都建立了大批官方和民间的造船工场。每年建造的船只越来越多,仅明州(浙江宁波)、温州两地就年造各类船只600艘。吉州(江西吉安)船场还曾创下年产1300多艘的记录。 三是造船工艺越来越先进。唐朝舟船已采用了先进的钉接榫合的联接工艺,使船的强度大大提高。宋朝造船修船已经开始使用船坞,这比欧洲早了500年。宋代工匠还能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先制造出船的模型,并进而能依据画出来的船图,再进行施工。欧洲在16世纪才出现简单的船图,落后于中国三四百年。

宋朝还继承并发展了南朝的车船制造工艺。车船是一种战船,船体两侧装有木叶轮,一轮叫做一车,人力踏动,船行如飞。南宋杨幺起义军使用的车船,高二三层,可载千余人,最大的有32车。在与官军作战时,杨幺起义军的车船大显了威风。古代船舶多是帆船,遇到顶风和逆水时行驶就很艰难,车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些困难。它是原始形态的轮船。 唐代,人们已能认识到北起日本海,南至南海的风有规律德到来和结束,这种与航行有关的季风成为“信风”。在利用这些信风航行的同时,人们已能正确地归纳和总结出这些信风的来去规律。如义净正是借着对南海季风、北印度洋及孟加拉湾的季风和洋流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而乘船到达东南亚室利佛逝国而还归中国的。同时唐代人儿你们对海洋气象有了进一步认识,已能利用赤云,晕虹等来预测台风。 唐代天文定位术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利用仰测两地北极星的高度来确定南北距离变化的大地测量术。开元年间天文学家憎一行已可以利用“复矩”仪器来测量北极星距离地面的高度,虽与实际数字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是世界首次对子午线的实测,而且这种测量术很可能已经在航行中使用。唐代航行者已掌握利用北极星的高度而进行定位导航 。

宋以前的航海指引,一般是凭天象、天体识别方向,夜以星星指路,日倚太阳辨向,至北宋时期,航海技术开始了重大的突破,已能利用指南针航行。而指南针的应用,在南宋时期发展成罗盘形构,随着精确度不断提高,应用越来越广泛海上航行已逐步依靠指南针指示方向,比北宋时期更为进步。也促进了中外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对世界文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两宋时期,有关海图的记述已十分明确,如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和刘豫献于金主亶的海道图等,都说明了当时海图的发展。海上交通航线的发展,为海道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海道图的产生出现,是人类海洋知识不断积累的结果,为人类进一步征服海洋,发展海上交通事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工具与技术知识。

在海洋地理识别探测方面也有较大进步。根据天气变化确定方位,判断环境。并已懂得利用长绳系砣测量海深,并从砣底所粘附的海底泥沙判断航行位置及情况。而且还能利用季风航行,其驾驭风力的技术也具有相当水平。

在海上航行安全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措施。利用信鸽作为海上交通工具。并已能进行水下修补船只,防止渗漏致沉。由于航海技术不断提高,令两宋时期的对外海上交通更具安全,航向更为稳确,航行时间也大为缩短,有利于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 印尼造船厂

在中国海军现役的驱逐舰、护卫舰序列中,有6艘驱护舰艇是以安徽的城市命名的。它们分别是“合肥”号导弹驱逐舰和“芜湖”号、“安庆”号、“淮南”号、“淮北”号、“铜陵”号导弹护卫舰。除“芜湖”号已调入其他舰队服役外,其余各舰目前均在东海舰队服役。 根据《海军舰艇命名条例》,属于华东地区的安徽地名,由东海舰队舰艇命名时使用。按照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的原则,合肥、芜湖、安庆、淮南、淮北、铜陵先后被用作人民海军新入列舰艇的命名。新舰艇入列时,由批准授名的领导机关正式授予舰名舷号,颁发《舰艇命名证书》,舰艇按照《舰艇条令》的规定举行命名典礼。舰艇命名享受“终身制”,中途一般不予更名;舰艇退役时,其舰名舷号由授予机关注销,不再授予后续舰艇。 一、“合肥”号导弹驱逐舰 “合肥”号导弹驱逐舰,舷号132,属051 型导弹驱逐舰,由上海中华造船厂制造,1979年服役。被北约称为“旅大”级的051 型导弹驱逐舰,是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自行研制装备的第一种导弹驱逐舰,至今依然是我国海军的主力舰艇。“合肥”号标准排水量3250吨,满载排水量3670吨,最高航速32节。舰长132米,宽12.8米,吃水4.6米。舰上装备2座双联装130毫米主炮,2座三联装“海鹰-2”反舰导弹发射架,另装备有反潜火箭发射器和反潜深弹发射装置等武器。“合肥”号是“旅大”级驱逐舰的第一艘改进型舰,它将基型舰上的6座57毫米和25毫米人工操瞄高炮改装为4座37毫米双联装自动高炮,并加装了当时较为先进的中远程对空搜索雷达。自它服役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合肥”号都是中国海军最先进的驱逐舰。 “合肥”号曾在新中国海军史上写下光辉壮丽的篇章。1985年11月16日,当时海军中最先进的“合肥”号和X615油水综合补给舰组成编队,在时任东海舰队司令员的聂奎聚率领下,前往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等南亚三国进行友好访问,至1986年1月19日返回。“合肥”号编队经台湾海峡,过西沙,经中沙,穿越南海,横跨马六甲海峡,远涉印度洋,途经5个海区,穿越7个海峡,总航程1万多海里,历时65天。这是人民海军组建36年来,首次派舰出国访问,也是海军军舰首航印度洋,可以说是人民海军走向世界的处女航。从那次起,我海军先后16次派出舰艇编队,访问了亚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20多个国家。 在那次出访中,“合肥”号经受住了10级风浪的考验。印度洋素来以风高浪急著称,在印度洋10多米高的狂涛恶浪中,3000吨级的“合肥”号犹如一片风中的树叶,在波峰浪谷中艰难前行。官兵们吐得翻江倒海,但他们用绳子把自己捆在战位上,坚守岗位。X615舰上的随行摄像记者拍下了“合肥”号舰艏被排空的巨浪压入水底又昂然破浪而起的壮观画面,后来这个经典画面被中央电视台“人民子弟兵”栏目编入片头,一直播放了很多年。 二、“芜湖”号导弹护卫舰 “芜湖”号是我海军第二艘以安徽地名命名的军舰。“芜湖”号导弹护卫舰,舷号536,属053H2型,1986年服役。053型导弹护卫舰被西方称为“江湖”级,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导弹护卫舰,长期以来一直是海军主力。“江湖”级在生产过程中曾多次改进,“芜湖”号则属于“江湖”级的“终极改进型”,被西方称为“江湖”Ⅲ级,在海军装备发展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芜湖”号是我国第一种全封闭型军舰,在它的舰体上再也看不到老式军舰上成排的舷窗了,核生化“三防”能力大大提高,而且是第一种加装了C-801反舰导弹的军舰,雷达也有所改进,代表了我国那个时候的国防科技水平。从“芜湖”号之后,我国生产的各型驱护舰均实现了全封闭化,并普遍装备了C-801和更先进的反舰导弹。该型军舰还曾在国际军火竞争中击败德国的MEKO-200型护卫舰,出口4艘到泰国。泰国军方声称此型舰综合作战能力为西方同级舰的85%~90%,但价格只是西方的1/4。 “芜湖”号标准排水量1700吨,满载排水量2100吨,航速30节。舰长103.2米,宽10.8米,吃水3.19米。舰上主要装备8枚射程40公里的C-801反舰导弹,2座双联装100毫米炮,4座37毫米双联装自动高炮。 三、“江卫”四兄弟 1992年和1993年,4艘被西方称为“江卫”级的新式导弹护卫舰先后服役,舷号539、540、541、542的这4艘舰分别被命名为“安庆”号、“淮南”号、“淮北”号、“铜陵”号。这种护卫舰总共只建造了4艘,并全部以安徽地名命名,这在海军舰艇命名史上是没有过的。 该级舰满载排水量2250吨,舰长111.7米?宽12.1米,吃水4.8米,主要装备有2座三联装C-801反舰导弹发射架,1座六联装“红旗-61”防空导弹发射架,一座双联装100毫米主炮,4座37毫米双联装自动高炮,一架直-9A型舰载直升机,并装备有箔条干扰诱饵发射装置。该级舰当年刚一亮相时,曾引起国际军界广泛关注。外电评论该级舰完全摆脱了过去苏式舰艇的设计思路,具有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 “江卫”四兄弟服役后,陆续成为海军的“外交明星”。除539“安庆”舰外,其余3舰均曾代表中国海军出访国外,扬我军威,其中540“淮南”舰还曾两度出访。 1994年5月12日至24日,由540“淮南”号导弹护卫舰、166“珠海”号导弹驱逐舰、北救121“长兴岛”号远洋打捞救生船组成的舰艇编队,从青岛港启航直驶海参崴,进行了中国海军对俄罗斯的首次访问。 1995年8月9日至30日,由“淮南”号导弹护卫舰、“珠海”号导弹驱逐舰和东运615补给舰组成的舰艇编队,首次出访印度尼西亚,参加了“’95印尼国际舰队检阅”活动。为迎合当地习惯,“淮南”号此次出访将舷号由540改为548,“珠海”号也将舷号由166改成了168。 1995年8月31日至9月4日,541“淮北”号导弹护卫舰踏着一年前“淮南”舰的足迹,驶抵海参崴,参加俄罗斯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庆典活动。 1997年2月27日至3月30日,由542“铜陵”号导弹护卫舰、113“青岛”号导弹驱逐舰组成的舰艇编队,访问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三国。此次出访,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第3次访问泰国,首次访问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舰艇编队先后跨越东海、台湾海峡、南海、泰国湾、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马尼拉湾等海域,总航程近7000海里。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542“铜陵”号?它的首任舰长便是我们的安徽淮南老乡——“上天能驾机,下海能操舰”的海天骄子柏耀平。

3. 东南亚造船业

福茂航运公司在国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他主要营运东南亚的杂货和散货,由于和CP的关系很一般所以在国内得不到许多优惠政策。

一手创建了美国福茂集团的杰出航运企业家赵锡成博士,就是这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人之一。同时,他也是极少数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世界航运业大萧条中,事业更上层楼的航运企业家之一,是在新中国造船业刚刚走出国门时,就向中国订购了当时最大规模船只,在世界造船业下滑之时,又向中国订购了世界最大吨位绿色环保型船只,对推动中国开拓国际造船市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航运企业家。

4. 印度尼西亚造船业

首先是种植业,东南亚是世界主要的大米产区和出口基地,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都是主要的大米出口国。其中泰国是优质大米-泰国香米的产地,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一。泰国香米享有世界声誉,从种子到产地,生长条件等,泰国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东南亚地区农业比较发达,因此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集团,其中最著名要属泰国卜蜂集团(国内叫正大集团),和新加坡丰益国际(国内叫益海嘉里)集团和印尼金光集团。丰益国际是世界五大粮商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食用油精炼企业,旗下拥有金龙鱼,香满园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2019年丰益国际营收达到426亿美元,位居世界500强企业之列。

印尼金光集团是印尼最大的财团之一,旗下包括有制浆造纸(亚洲浆纸业),农产品加工等众多产业。亚洲浆纸是世界纸业十强之一,是世界最大的单一铜版纸,国内最大的工业用纸和生活用纸生产企业。金光集团还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商。巧合的是,以上三家东南亚领先的农产品加工集团都是由华人经营,并且在中国拥有大量的业务。

东南亚的海洋工业装备,造船业同样值得一提。区域内海洋工业和造船最发达的两个国家分别是新加坡和菲律宾。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生产国,两家代表性的企业分别是吉宝集团和海事胜科。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115座钻井平台中,有42座由新加坡建造。菲律宾主要的船厂包括苏比克湾的韩进船厂,常石重工宿务船厂等,目前菲律宾船厂造船完工量已经仅次于韩国,中国和日本。

除了造船业,东南亚的电子工业同样非常发达,新加坡,马来西亚是重要的国际半导体和电子产业中心,菲律宾是重要的国际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越南则是新兴的国际电子产业基地,尽管东盟内部目前还没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品牌,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该地区,未来极有可能催生本土电子品牌的落地。目前在新加坡设立总部基地的有国际著名的EMS代工巨头伟创力。

东盟的旅游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新加坡,泰国曼谷和普吉岛,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和槟城,印尼巴厘岛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曼谷是世界“佛教之都”,新加坡,吉隆坡是东南亚地区的商业中心,而马尼拉,曼谷则是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旅游业的繁荣还促进了本地区航空业的发展,新加坡航空公司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最佳航空公司之一,此外本地区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发展很快,著名的航空公司包括印尼狮航,马来西亚亚洲航空公司等。

5. 印尼工业船

印尼属于岛国,将近两万座岛屿,其中最繁华的是爪哇岛,印尼的首都雅加达就坐落在爪哇岛的西部。由于地理、历史遗留等多方面原因,印尼的交通设施非常不发达,短途靠汽车和摩托车,中长途靠飞机和船。我到过印尼比较大的几个城市,包括雅加达、万隆、日惹等,这些城市都有一个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堵。

6. 印尼造船业视频

望加锡(英文名:makassar)是印度尼西亚(印尼)港口之一,港口代码为IDMAK。望加锡港口坐标位于纬度:-5.1476651,经度119.4327314,是东南亚线的重要枢纽。

望加锡为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的首府,亦是苏拉威西岛上最大的城市。望加锡汉名锡江. 望加锡坐落于苏拉威西岛的西南部,滨临望加锡海峡。在1971至1999年间,这个城市曾称作乌戎潘当。城市的面积为175.77平方公里,人口约140万。

7. 印尼造船业先进吗

首先是种植业,东南亚是世界主要的大米产区和出口基地,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都是主要的大米出口国。其中泰国是优质大米-泰国香米的产地,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一。泰国香米享有世界声誉,从种子到产地,生长条件等,泰国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东南亚的海洋工业装备,造船业同样值得一提。区域内海洋工业和造船最发达的两个国家分别是新加坡和菲律宾。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钻井平台生产国,两家代表性的企业分别是吉宝集团和海事胜科。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115座钻井平台中,有42座由新加坡建造。菲律宾主要的船厂包括苏比克湾的韩进船厂,常石重工宿务船厂等,目前菲律宾船厂造船完工量已经仅次于韩国,中国和日本。

除了造船业,东南亚的电子工业同样非常发达,新加坡,马来西亚是重要的国际半导体和电子产业中心,菲律宾是重要的国际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越南则是新兴的国际电子产业基地,尽管东盟内部目前还没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品牌,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该地区,未来极有可能催生本土电子品牌的落地。目前在新加坡设立总部基地的有国际著名的EMS代工巨头伟创力。东盟的旅游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新加坡,泰国曼谷和普吉岛,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和槟城,印尼巴厘岛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曼谷是世界“佛教之都”,新加坡,吉隆坡是东南亚地区的商业中心,而马尼拉,曼谷则是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旅游业的繁荣还促进了本地区航空业的发展,新加坡航空公司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最佳航空公司之一,此外本地区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发展很快,著名的航空公司包括印尼狮航,马来西亚亚洲航空公司等。

8. 泰国造船业

制造业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制造业的扩张能够带动就业和延伸产业。所以这是各国都在致力于发展的,包括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制造业规模的萎缩,会带来社会经济各方面不良反应,比例日本、巴西等国在近1些年就是如此。

我国的制造业的规模和智能化水平在近十几年也有了长足发展,在2004年我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只能排名第三,到2010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到2019年我国的规模已超过美国1.54万亿之多,是日本的近4倍。在2004年时,日本还高于我国4000亿美元。

下面我们来看看制造业增加值世界前20的国家是哪些。

制造业是工业中的其中一项,制造业是工业的子集概念,不包含采矿业和电热气水行业。所以相对来说更能显示生产力水平吧,相对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如果看工业增加值,像俄罗斯和沙特的排名会上升许多位,因为两国的资源开采业发达。像阿联酋的工业增加值在世界前20位,但它的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只能排名40位之后。所以可以说制造业增加值相对来说更有含金量一点。

所以按照工业增加值排名,印度就要高于韩国2位,排名全球第五。但按照制造业增加值,韩国要高于印度不少,2019年两国分别为4169.9和3914.9亿美元,韩国排名世界各国第5位。

韩国制造业的强大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发展晚于日本但制造业规模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停滞。在2004年日韩两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1.03万亿和2071.6亿美元,到2019年日本还是1.03万亿,而韩国已增加了一倍,并超过英法、意大利等欧洲传统制造业强国。

韩国的造船业、电子产业等在全球还是相当有实力的,也算是亚洲国家的荣光吧。

另外像印度、泰国、沙特等亚洲国家在近10几年制造业的发展还是较快的。印度近15年制造业增加值扩张了3倍;泰国之前还是在20名开外,在2019年已经能位列全球第16位;沙特也在这些年上升趋势迅猛,能源相关生产加工领域的发展较快,从2004年的37位,上升到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规模第十八。

相比之下像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传统强国的制造业规模相对停滞。应该还是和发展阶段有关,欧洲的土地和人力成本过高,加上高福利,所以产业外溢到亚洲较多,本国制造业扩张停止。

除了德国在十几年内还在继续增长,上述几个国家2019年的制造业增加值和15年前相比几乎没多大变化。所以这也是欧洲近些年来不少社会问题的来源之一吧。

9. 印度造船业

先说结论,2021年,印度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2017年,印度的GDP超过了5000亿美元,印度的造船业,钢铁工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印度的信息外包业。班加罗尔都是印度新兴的工业城市,印度的经济在最近20年有了飞快的腾飞与发展。

10. 印度造船厂

近日,印度国产气垫船爆光,与我们726型气垫船相比,船体体积小,发动机功率也小,反正都是一个小字!从这里我们也看出印度船厂造小型艇水平相对的落后! 六艘格里丰气垫船前四艘完全实现了国产化,不过这种气垫艇实在太小,除非可以像印度摩托那样载人,不然在军事上作用实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