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上层海洋生物(海底各水层生物)

1. 海底各水层生物

一)近地层鱼类

近底层鱼类,例如:六线鱼、许氏平鲇、黑鲷,鲈鱼,它们反应敏捷,擅长对弱小目标发动突然袭击,因此要求栖息地要有障碍物,以便于其掩藏行踪。

而有障碍物的海域具体如:多深沟、多暗礁的地形,还有在河流入海口所形成的咸淡水交汇区、海底暗礁犬牙交错的浅海内湾、大型礁群并接堰泥沙滩涂地带、潮间带海藻稀疏的碎石滩、滩涂养殖引排水涵泂、码头堤坝根部和航道口等。

这些地形越“脏、乱、差”,就越好,因为这里海流缓缓流经,附着海洋生物丰足,弱小的饵鱼必然云集于此,所以这里是鱼群栖息觅食的“洞天福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泥沙质海床,少有近底层鱼类,即便有个体海鱼,也小得可怜。

(二)中上层鱼

中上层鱼类对海床地质要求相对宽松些,只要水质洁净,水位深度达标,就会有它们的身影。尤其是鲐鱼和小鳞鱖对这类水域情有独钟,经常集结成群在此生活。

有所不同的是,鲐鱼是洄游规律和洄游季节十分明显的鱼类,而小鳞则更加机敏,对气象条件变化反应十分及时。如果栖息海区将要变天,那么它们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2. 海洋最底层生物

海洋最底层是海底世界。

3. 常见海底生物

恰好上个月做了一个presentation有关深海生物,这里分享其中的一个现象,叫deep sea gigantism,中文意思是深海巨型症~

Deep sea gigantism 是指深海的无颈椎动物通常要比他们的浅水亲戚显得体型要大很多的现象。

深海动物体型的异常增长只能用克莱伯法则和伯格曼法则两种解释。

第一条规则(克莱伯规则,the Kleiber’s rule)规定,大型动物比小型动物更有效率。该理论还考虑了海洋动物的表面积体积比和血管的分形性质。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在深海中的大型生物通常依赖于从它们上面的海掉下来的食物。这意味着在深海,食物是稀缺的。因此,这些深海动物越大,觅食就可以变得更有效率。

另一方面,伯格曼法(the Bergman’s rule)则指出,海洋动物的体型往往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大多数大型海洋动物通常在较冷的地区被发现,而小型海洋动物则在温暖的地区被发现。对于这些游泳动物来说,它们栖息地的低温会导致它们的细胞大小和寿命增加。

4. 水底生物有哪些

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几十种。比较名贵的有海龟之王的棱皮龟,海参之王的梅花参,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宝贝、麒麟等十几种。

5. 请列举几种海底生物

海洋中生物的种类与数量都非常丰富。据估计全球海洋中目前生活着各种海洋生物至少有20万种,总生物量大约342亿吨。但是,要比较准确地说出海洋中究竟有多少种生物,至少在目前还无法实现。其一,至今人类对深海水域的探测范围极其有限,估计还有一些深海生物尚未被发现;其二,由于自然杂交和遗传变异等作用,新的物种不断出现,而老的物种又在逐渐灭绝,物种的数量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其三,部分海洋生物中还存在着同种异名或异种同名现象。

海洋生物的数量,除了用种类来表述外,更多的还是用其数量的多少来进行表述。比较常用的数量表示方式有两种:一是用种群的个体数量;二是用其产量或资源量。

6. 海底生物分层

c海洋的垂直分层 大洋区的水层可垂直划分为若干带。

①上层带,下限为浮游植物的补偿深度,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恰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相等的深度,其具体数值取决于光强和水的透明度,一般10~120米,平均约为50米。

②中层带,起于上层带的下限,下至200~300米深处。

③次中层带,水深可达600~700米。

④半深带,水深由600~700米至2000~2500米,几乎无光。

⑤深层带,水深2500~6000米,无光。

⑥深渊带,水深在6000米以下,无光。

7. 水底的生物

水里游的动物有:海豚、鸭嘴兽、水獭、海豹、海狮等。

1、海豚

海豚是对海豚科(学名:Delphinidae)的一类水生哺乳动物的统称,为小型或中型齿鲸,广泛生活于世界各大洋,在内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咸淡水中也有分布,个别种类见于内陆河流。

2、鸭嘴兽

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种类极少,同属之中只有鸭嘴兽一种动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

3、水獭

水獭(学名:Lutra lutra)为鼬科、水獭属动物。水獭躯体长,吻短,眼睛稍突而圆,耳朵小,四肢短,体背部为咖啡色,腹面呈灰褐色。

4、海豹

海豹是对鳍足亚目种海豹科动物的统称。海豹体粗圆呈纺锤形。全身披短毛,背部蓝灰色,腹部乳黄色,带有蓝黑色斑点。头近圆形,眼大而圆,无外耳廓,吻短而宽。

5、海狮

海狮(学名:Otarriinae):包括5属7种。分布北半球。体型较小,体长一般不超过2米。北海狮为海狮科最大的一种。雄性体长310-350厘米,体重1000千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