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id3和id4哪个销量好

说到销量,大家应该都熟悉,有人问id3和id4哪个销量好,另外,还有人问ID.3和ID.4哪个好?大众ID.3与ID.4哪个性价比高,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id3和id4哪个销量好,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id3和id4哪个销量好

作为新能源市场的又一搅局者,大众也在国内发售了数款纯电ID车型,其中ID.3和ID.4最受年轻和家庭群体喜爱,那么这两款车到底哪个更好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两者之间有何差别:

1、空间表现

ID.4定位是一款紧凑型SUV,车内空间自然要比ID.3大上不少,另外该车型的座椅设计得比较宽大,即便是身材较大的乘客坐上去,也能够保证包裹性和舒适性,可见ID.4更适合家庭群体;

大众ID.3则是一款紧凑型两厢车,车内的乘坐空间和后备箱空间基本都是A级车的水平,偶尔载一下人基本也没什么问题,更适合没有空间顾虑的年轻人。

2、续航表现

ID.4的长续航版本的标定续航为607公里,车主实测续航最大可达550公里,而ID.3只有一个450公里的标准续航版本,在续航上限方面就要弱于ID.4。

在两车的快充时间都为0.67个小时的前提下,相同的充电时间,ID.4可以补充更多的续航里程,同时车辆长达500公里以上的续航,也可以满足不是特别远的长途出行需求。

3、价格区别

目前各大经销商对于这两款车型都没有太多的优惠,大众ID.4的售价为19.98-28.33万,ID.3则是15.98-18.22万,可见两者的市场区间并不重合,毕竟也不是同一个级别的车型。

综上所述,如果你是一个家庭用户,需要经常载着一家人出行游玩的话,那么ID.4无疑是最好的选择,ID.3则更适合主要在市区内通勤的年轻群体。

大众ID.3与ID.4哪个性价比高?

个人认为大众ID.4的性价比更高,两款车型价格最接近的配置版本分别是,顶配版的大众ID.3和最低配的大众ID.4,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ID.4可以提供更加宽敞的空间、更大的中控屏、更好的乘坐体验以及更好的路面通过性,所 以当你的购车预算在20万左右时,ID.4会是更好的选择。

如何评价大众全新电动车ID.3(ID3)?

日前,上汽大众海报显示,采用电池租赁方案购买ID.3车价立减6万元,最低配的ID.3不到10万元就能提走。电池租赁每月1000元,“租赁”5年后电池和整车的所有权归属车主。

作为上汽大众ID.系列的第三款车型ID.3,10月22日宣布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续航430km,售价15.9888万-17.3888万元。如今刚刚过去1个月,从终端市场的反响来看,上市仅仅一个星期,就取得了1000+的销量,堪称2021年新能源车型的最大黑马。

如今随着电池租赁政策的出台,你愿意花不到10万的价格去提走一台ID.3吗?

01

对于上汽大众此次推出的电池租赁政策,无疑降低了购买门槛,会吸引部分崇尚“早买早享受”观念的消费者。

从本质上来看,电池租赁政策属于提前消费,分期付款的金融方案。这种金融方案其实在业内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也在采用,从终端消费情况来看,的确存在相当部分的消费者选择了这种付款方式。

那么,为什么上汽大众不直接给出贷款6万元,分期付款的方式呢?究其原因,恐怕很大程度上在于电池的供给方是宁德时代,属于宁德时代和银行方面的内部协议。也就是说,其中一部分因为金融产生的利润被宁德时代拿走了。

而在欧洲,大众ID.3起售价是37350欧元,约合人民币28.74万元。当然在欧洲大众会为你提供充电优惠服务。但不管咋说,相比海外,国内的ID.3的确卖得相当便宜。

而如今电池政策租赁政策的出台,ID.3以不到10万元的入手价,相对于欧洲更是便宜了一大截。

02

从销量层面上来说,ID.3绝对是大众最重要的车型。

作为大众汽车MEB平台下首款纯电动车,大众ID.3交付不到两个月,就成为欧洲最畅销纯电动车型。这个成绩无疑相对于同门兄弟ID.4和ID.6更为优异,尽管后两款车型在国内上市的时间更早。

很多人说ID.3是电动版的高尔夫,从车身大小来看的确两者差不多,但就性能来看,ID.3无疑远远超过了普通版本的高尔夫,而是和GTI差不多,可以说是一台电动钢炮。

对于一款十几万的代步车来说,8秒左右破百就很不错了,而ID.3无疑满足这一要求。首先新车搭载了170马力、310牛·米的后置电机,可媲美2.0T燃油发动机,但得益于电机的特性,新车百公里加速实测7秒多左右,0-50km/h仅需3秒,再结合它后驱布局,驾驶感受比高尔夫GTI只强不弱。

如果能拿15万去买一台GTI,相信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下手。

03

当然,ID.3是否值得下手,还得从多方面考虑。毕竟,对于购买一款纯电车型,很多人还是心存疑虑的。

从设计来看,作为MEB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ID.3的外观非常个性时尚,彰显出了大众新时代的设计理念,而在国内上市更早一些的ID.4、ID.6车型其实都是它的“放大版”。

作为最接近当时ID.概念车设计的车型,ID.3有着圆润的封闭前脸,配合贯穿式LED灯带和可发光品牌logo,以及IQ.Light矩阵式LED大灯,全方位诠释了大众在电动时代的美学理念。

ID.3的内饰设计也展现出年轻的一面,其采用了和车身颜色同风格,整体中控台造型也很简洁,与电子挡把连为一体的液晶仪表,悬浮式中控屏,和ID.4X、ID.6X如出一辙,给人一种简洁的感受。

在电池续航方面,ID.3全系的电池组容量均为57.3kWh,NEDC综合续航里程为430km,这个续航里程看起来确实比较一般,不过考虑到买ID.3的用户基本都是用于城市代步,问题倒也不大。城区里不缺加电的地方,而通过直流快充,ID.3可在一杯咖啡的时间内(40分钟)快速充满80%电量。

虽说ID.3整体尺寸和高尔夫差不多大,但是却有着2765mm的夸张轴距。所带来的内部空间可以说大大超越了传统紧凑级车型的表现,甚至达到不部分B级车的标准。哪怕是坐上4成年人长途出行,空间也不会太多窘迫。

而对于ID.3的操控表现,大多数朋友并不会有太多疑问,大众的造车底子在那里,而且作为动力更好、底盘重心更低的纯电设计也会带来操控加成。相信无论是在高速还是城市狭窄路段行驶,ID.3都有上佳表现。

写在最后

ID.3以低价进入中国,大众的的确确是拿出来足够的诚意,也拿出来足够低的姿态。

究其原因,在于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国产电动汽车发展得实在太快,比亚迪、小鹏、蔚来、埃安、哪吒、理想等国产势力在新能源市场实现“弯道超车”不是一句空话,如今已经形成了对合资的空前压力。二是随着欧洲各国的“碳中和”要求,燃油车型终结已经进入倒计时,大众作为全球最大的跨国造车集团,必须尽早抢占市场,完成整体布局。

而反观多数合资品牌以及豪华品牌,似乎尚未完成观念转变,依然试图以高溢价占领市场。也许,他们有一天会后悔,应该早一点模仿大众。

如何评价大众全新电动车ID.3(ID3)?

ID.3终于来了。

2019年,大众ID.3在法兰克福车展上首次发布。

两年多以后,在本届成都车展上,ID.3终于在中国开启预定。

这款上汽大众口中的「电动车之王」姗姗来迟。

ID.3之所以分量十足,它是大众基于纯电平台MEB打造的首款电动车,被视为继甲壳虫、高尔夫后,大众品牌历史上又一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车型。

可以说,ID.3是评价大众电动化转型是否成功的关键评判指标。

在欧洲市场,ID.3在开售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去年10月份,以10475辆的成绩摘得欧洲市场纯电动车销量冠军。

但在中国市场,ID.3面临特斯拉Model3以及一众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挑战,接下来它的市场表现其实充满悬念。

ID.3在成都车展上的发布,也官宣了ID.3进入中国市场后,将由上汽负责制造和销售,而不是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主导。

也就是说,我们在中国区看到的ID.3将只有上汽大众ID.3。

据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经民透露,上汽大众ID.3顶配将不超过20万元,目标是「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3」。

国产上汽大众ID.3将在今年底正式上市。面对其他新能源车的对手,上汽大众ID.3如何展开反攻,在这届成都车展上,上汽大众的高管们披露了诸多关键信息。

1、上汽大众ID.3,迟到的「王牌」登场

大众ID.3,从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发布,到2021年底由上汽大众引进上市,中间有两年多的间隔。

背后原因是,大众在中国率先引入了本土市场更热门的SUV车型。

虽然在欧洲市场大众是按照ID.3、ID.4和ID.6的顺序推进的,上汽大众的解释是,国内对ID系列的引入计划立项比较早,当时SUV车型比较热销,所以就率先对ID.4和ID.6进行了引入。

这次,ID.3的引入将由上汽大众全权负责,其生产位于上汽大众在安亭的MEB工厂,销售则由上汽集团的经销渠道代理商负责。

ID.3不再像ID.4和ID.6那样,由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分别以X和CROZZ的序列进行销售了。

汽车之心听到的一种说法是,由于一汽大众有第八代全新数字高尔夫在售,由于担心高尔夫和ID.3左右手互博,所以大众就把ID.3只交给了上汽大众。

而且,对于ID.3这款车,大众方面给上汽的压力并不小,既不希望价格定得太低,又希望成为销量担当。

上汽大众ID.3定位紧凑型两厢轿车,外观内饰基本上与欧洲版大众ID.3无异,仅对大倾角A柱、前大灯和后排座椅内饰等进行了中国本土化的设计优化。

上汽大众ID.3的车型长宽高为4261mm/1778mm/1568mm,轴距为2765mm,比海外版略窄。百公里加速6.8秒。

对比特斯拉Model3的长宽高为4694mm/1850mm/1443mm,轴距2875mm,单电机版百公里加速为5.6秒。

大众ID.3共有1st初见版、Pure纯净版和Pro版三个电池版本,Pure和Pro版分别搭载48kWh和62kWh的动力电池,WLTP续航里程分别为330km和420km。

其中,Pro版还可以选装搭载82kWh动力电池,WLTP续航可以达到550km。

这次在成都车展上,我们看到现场的实车仅有Pro版的5座车型,WLTP续航420km。

但据说上汽大众将陆续引入1st初见版、Pure纯净版和Pro版三个版本的车型。

至于价格,虽然这次成都车展上上汽大众目前并没给出明确的价格区间。

不过据俞经民透露,上汽大众对于ID.3的价格策略是,顶配不超过20万元。

这样的价格,要大幅低于当前特斯拉Model3的23.59万元起售价。

一位上汽大众的工作人士告诉汽车之心,上汽大众安亭的MEB工厂复刻了大众德国工厂的工艺,某种意义上,上汽大众ID.3就是欧洲版本的纯进口车。

综合以上信息,ID.3虽然来的有些晚,但产品力和诚意都非常高。

2、不跟风,面向个性化需求的家庭用户

大众ID.3自身的基本素质不错。

但如果,把它看作像与甲壳虫、高尔夫一样划时代的重磅车型,ID.3在续航里程、车机和自动驾驶等维度似乎有些疲弱。

纯电动车区别于燃油车重要的一点在于,前者的动力响应更快,因此百公里加速成绩成为特斯拉等各家品牌比拼的焦点。

「4秒级俱乐部」,甚至「3秒级」已经成为各家标榜的重要参数。

但大众认为,「进入电动车时代,虽然大家都在谈百公里加速4秒级、3秒级,但在全国用户中,真正能掌控和需要百公里加速5秒的用户并不多」。

ID.3采用最大功率为125千瓦的驱动电机,百公里加速为6.8秒。

续航上,上汽大众引入的ID.3最高续航为420km,而没有引入续航更高的四座版本。

还有一个例子,在智能座舱上,据上汽大众方面透露,团队内部曾发起过一场围绕车机游戏应用的讨论。

最终内部认为,特斯拉在车机上的游戏应用,可玩性是很高,但游戏不是主流用车场景,而是一个营销层面的功能,起到的是更多的是宣传效果。

至于特斯拉引以为豪的Autopilot功能,上汽大众的回应更为简单,「大众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过一例自动驾驶相关的交通事故。」

大众ID.3标配的驾驶辅助系统为「IQ.DriveL2级自动驾驶辅助」。

打开中控屏,驾驶辅助系统目前提供的是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A)、自适应巡航(ACC)、变道辅助系统(SA)和交通标志识别等。

所以我们看到,上汽大众ID.3虽然基于纯电动车MEB平台打造,但并没有跟风比拼续航里程,虽然采用了时尚的悬浮式中控屏设计,车机应用却并不像其他品牌一样塞入海量应用。

虽然提供驾驶辅助功能,但尚未向用户提供类似领航辅助之类的功能。

也就是说,在特斯拉主打的长续航、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等维度上,上汽大众ID.3均没有选择跟进。

那么,上汽大众ID.3这款车究竟要卖给谁,它的销量目标是多少,最终又有多大的概率能够成功实现目标呢?

这就要看上汽大众ID.3的市场定位。

按上汽大众的定义,ID.3是「家庭的个性选择」,ID.4X是「年轻家庭出行升级」,ID.6X是「成熟家庭多人出行」。

ID系列均是围绕家庭用户,ID.3更偏个性化,尤其是一些女性用户。

据俞经民透露,「上汽大众ID.4X和ID.6X的女性用户比例已经超过42%了,上汽大众ID.3的女性用户比例应该会轻松超过50%。」

面向家庭用户,尤其是女性用户市场,这是上汽大众ID.3的箭靶。

与特斯拉Model3车主通常追求极致的科技功能不同,大众也许想吸引的是另一群人,这群人信任大众的制造品质,同时又对汽车新时代的纯电环保、美学设计和科技应用有所向往。

作为ID.系列的入门级车型,大众ID.3要做的就是以低价走量的策略,让更多年轻用户见到一个新的大众。

3、「电动车之王」争夺战下,大众在变

国产大众ID.4和ID.6分别于今年3月和6月上市,但目前仍处于销量爬坡阶段。

根据官方数据,上汽大众ID.家族今年7月销量突破了3000台。

整个7月,大众ID.家族的单月销量达到5500辆,包括一汽大众的ID.4CROZZ、ID.6CROZZ和上汽大众的ID.4X、ID.6X在内。

这样的成绩,与造车新势力起步时相比还算勉强及格,与特斯拉相比,差距更大。

当前,特斯拉在国内的主销车型就是ModelY和Model3,尤其是Model3。

根据特斯拉官方数据,2020年特斯拉全球销量40.95万辆,其中在中国销量为14.79万辆,中国市场中94%的销量是Model3。

按照俞经民的说法,「大众ID.6是可以完全对标特斯拉ModelY的,大众ID.3是完全可以对标Model3的,而且是比Model3更好的。」

从上汽大众高管团队的表述中,大家也不回避与特斯拉的竞争,并对ID.3这款车充满信心。

俞经民更加直接,它用了「电动车之王」这个词,并认为大众一定会通过市场铺量、能源转型等多项战略,最终完成自动驾驶等领域的转型。

当然,对于国内品牌来说,上汽大众ID.3和特斯拉Model3无论谁会最终胜出,均会是一场不小的冲击。

一条鲶鱼会激活市场,两条鲶鱼也许会让一些小玩家直接缺氧窒息。

无论怎样,一场新的电动车风暴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