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高速路上etc和平常的交费一样吗

高速公路通行费是通过对公路使用者直接收取车辆通行费来补偿公路建设及维护投资的一种公路基础设施成本回收方式。公共财政的本质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财富,应用于建设养护公路时必须兼顾公平、效益和效率。如不分特殊需求和一般要求,用大量政府财力建设公路,可能形成有车人无偿使用无车人的财富。收费公路政策、法律将公路分成免费的普通公路和收费的高等级公路,由政府财力和社会成员分别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讲,“用者付费”就体现了最大的公平、效率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各国收费公路都是以“用者付费”为原则,即车辆使用道路的直接受益人缴纳道路通行费,而不是以道路资产的所有者(如私人或政府)为收费主体。各国收费公路的通行费一般与道路的使用状况和行驶质量直接挂钩,随着道路条件和设施质量的提高,过路费也会相应增加,车辆选择不同的道路或服务水平也会选择不同的过路费水平。在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和我国,收费公路一般只包括道路的通行费以及通常的桥梁通行费(美国还包括一些过桥费)不包括征税或特别道路使用者服务费(在桥梁等上的费用),其数额也往往低于这些费用。

与上述情况相适应,各国收费公路一般均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即通行费收入直接用于道路养护维修和偿还贷款本息等道路设施的建设养护工程,不与道路资产所有者或管理者的收益权相挂钩。政府财力不直接参与通行费收入和支出管理,而是通过法律或行政授权的方式对收费公路进行监管。

在管理方式上,各国收费公路一般均实行封闭式收费制,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必须按规定的入口和出口进出高速公路或高通行费的公路,不能避过收费站直接进入免费路段。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对收费公路进行科学管理,也有利于保持收费公路的交通顺畅。

世界各国收费公路除了以上一些共同特点外,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背景不同,还存在一些差别。如有的国家只对私人投资者授予特许权建设经营收费公路实行特许经营制度;有的国家实行通行费收入收归国库后由中央政府统一安排使用;有的国家则把通行费收入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