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船舶舵原理(船用舵机原理)

1. 船用舵机原理

舵机,是指在自动驾驶仪中操纵飞机舵面(操纵面)转动的一种执行部件。分有:

①电动舵机,由电动机、传动部件和离合器组成。接受自动驾驶仪的指令信号而工作,当人工驾驶飞机时,由于离合器保持脱开而传动部件不发生作用。

②液压舵机,由液压作动器和旁通活门组成。当人工驾驶飞机时,旁通活门打开,由于作动器活塞两边的液压互相连通而不妨害人工操纵。此外,还有电动液压舵机,简称“电液舵机”。

2. 船用舵机控制原理图

其工作原理是由接收机发出讯号给舵机,经由电路板上的 IC驱动无核心马达开始转动,透过减速齿轮将动力传至摆臂,同时由位置检测器送回讯号,判断是否已经到达定位。位置检测器其实就是可变电阻,当舵机转动时电阻值也会随之改变,藉由检测电阻值便可知转动的角度。一般的伺服马达是将细铜线缠绕在三极转子上,当电流流经线圈时便会产生磁场,与转子外围的磁铁产生排斥作用,进而产生转动的作用力。依据物理学原理,物体的转动惯量与质量成正比,因此要转动质量愈大的物体,所需的作用力也愈大。舵机为求转速快、耗电小,于是将细铜线缠绕成极薄的中空圆柱体,形成一个重量极轻的无极中空转子,并将磁铁置於圆柱体内,这就是空心杯马达。船用舵机目前多用电液式,即液压设备由电动设备进行遥控操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往复柱塞式舵机,其原理是通过高低压油的转换而做功产生直线运动,并通过舵柄转换成旋转运动。这两类舵机的差别是:

1、往复柱塞式舵机以上舵承来承重舵系,下舵承来定位,舵柄的压入量仅几毫米;而转叶式舵机不需要上舵承,由舵机直接承重,但是在舵机平台需要考虑水密性,舵柄的压入量需几十毫米。

2、往复柱塞式舵机对尺寸的要求较大。往复柱塞式舵机可以向一舷偏转不到40°,转叶式舵机可达70°。

3. 船用舵机原理动画演示

远洋船舶的船舶舵机通常都会包括以下这些结构或部件:舵机油缸(单油缸、双油缸、四油缸)或者转叶油缸(比如罗罗舵机)、油泵、油柜、转舵机构、反馈机构、舵角指示机构、报警机构、舵杆、舵柱、舵柄、上舵承、下舵轴承、舵叶、舵销、舵机控制系统。应急舵、主操舵系统,辅操舵系统。

4. 船用舵机原理视频

电调是电动航模飞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工作原理是连接电池与接收机和无刷马达。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将电池降压到5V,适合接收机和其他舵机的工作电压;二是从接收机获得油门信号,控制马达的转速,从而改变飞机的速度。 如果自己做甲醇机的话,最好也采用电调,因为电调还有个稳压的作用,不论电池电压如何变动,电调输出值始终会保持5V稳定电压(高压版的除外),从而使接收机和舵机等正常工作。如果直接采用电池,电压下去之后,接收机容易出现电压不足造成的失控情况,比较危险

5. 船用舵机原理图

舵机功率计算方法:

舵机功率=速度×转矩。

舵机是船舶上的一种大甲板机械。舵机的大小由外舾装按照船级社的规范决定,选型时主要考虑扭矩大小。舵机主要是由外壳、电路板、无核心马达、齿轮与位置检测器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接收机发出讯号给舵机,经由电路板上的 IC判断转动方向,再驱动无核心马达开始转动,透过减速齿轮将动力传至摆臂,同时由位置检测器送回讯号,判断是否已经到达定位。

6. 船舵机控制原理

舵角指示器是一种能指示出实际转舵角度的仪器,内有照明设备,左右各刻有350,可以检查操舵装置工作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并在人工操舵时据以直接指导操舵的动作,舵角指示器随时指示出实际舵角。

舵角指示器由发讯器中的电位计和标成舵角刻度的毫伏计组成,当舵带动发讯电位计触点转动时,电位计两臂阻值变化,引起收讯器指针转到相应位置,指示实际舵角。把舵的真实转动情况反馈到驾驶室、舵机舱和主机舱,电动舵角指示器一般误差很小,只要记下误差即可。

7. 船用舵机的作用

叫舵轮。它是改变船在前进时改变方向的操纵系统,它与汽车的方向盘属于同宗,但用法不同,汽在是转运方向盘一几圈耒完是机械禾油压来转动轮前轮或后轮来完或,舵轮员以角度来给出电信号,船尾的后舵机汐到信号后转运角度来完成改变方向,船舵最大角度为度角,车确720度以上

8. 船舵 原理

帆船主要靠风差力推动,在横风的时候,速度是最快的。 简单说,你只要记住,你船行的方向和风向接近垂直的时候,帆船的速度是最快的。 操作:1. 看好风向,船上一般有风向标,适合初学者 2. 调整船舵,让船向和风向接近垂直 3. 绷紧船帆,这样你就能感受帆船的速度了。 为了获得最大动力,航员和舵手需要保持帆与风处于最佳的角度。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1、以帆船索具调整帆与风向间的角度(迎风角)。 2、以帆船航向调整帆与风向间的角度(迎风角)。 帆船 帆船(Sailboat)是利用风力前进的船,是继舟、筏之后的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按船桅数可分为单桅帆船、双桅帆船和多桅帆船;按船型划分有平底和尖底帆船;按首型分为宽头、窄头和尖头帆船。 中国宋、元、明、清时代使用过的帆船有平底沙船、尖底的福船、广船和快速小船鸟船,以及大型战船楼船和运粮的漕船。帆船通常为单体,也有抗风浪较强的双体船。帆船主要靠帆具借助风力航行,靠桨、橹和篙作为无风时推进和靠泊与启航的手段。 关于帆船的分类 风浪板 ◆是帆船与冲浪板的结合。 ◆可依不同要求竞速、曲道、花式而设计不同的浪板。 ◆有过浪、转向、飞跃、空翻…等动作。 轻舟型 ◆船身构造简单,不具船舱。 ◆尺寸大小不同,比赛时有一定的船型规定。 ◆一般用于训练、娱乐、运动或比赛。 小舱型 ◆船内应具睡眠、烹饪、盥洗、贮藏等空间。 ◆以中程海上活动为考量设计。 大舱型 ◆船内应具小舱型设备外,另有客厅、卫浴、贮存空间,以长时 间在海上活动为考量设计

9. 船舶舵机作用

舵机工作原理

1、概述

舵机最早出现在航模运动中。在航空模型中,飞行机的飞行姿态是通过调节发动机和各个控制舵面来实现的。举个简单的四通飞机来说,飞机上有以下几个地方需要控制:

1.发动机进气量,来控制发动机的拉力(或推力);

2.副翼舵面(安装在飞机机翼后缘),用来控制飞机的横滚运动;

3.水平尾舵面,用来控制飞机的俯仰角;

4.垂直尾舵面,用来控制飞机的偏航角;

遥控器有四个通道,分别对应四个舵机,而舵机又通过连杆等传动元件带动舵面的转动,从而改变飞机的运动状态。舵机因此得名:控制舵面的伺服电机。

不仅在航模飞机中,在其他的模型运动中都可以看到它的应用:船模上用来控制尾舵,车模中用来转向等等。由此可见,凡是需要操作性动作时都可以用舵机来实现。

2、结构和控制

一般来讲,舵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舵盘、减速齿轮组、位置反馈电位计5k、直流电机、控制电路板等。

工作原理:控制电路板接受来自信号线的控制信号(具体信号待会再讲),控制电机转动,电机带动一系列齿轮组,减速后传动至输出舵盘。舵机的输出轴和位置反馈电位计是相连的,舵盘转动的同时,带动位置反馈电位计,电位计将输出一个电压信号到控制电路板,进行反馈,然后控制电路板根据所在位置决定电机的转动方向和速度,从而达到目标停止。

舵机的基本结构是这样,但实现起来有很多种。例如电机就有有刷和无刷之分,齿轮有塑料和金属之分,输出轴有滑动和滚动之分,壳体有塑料和铝合金之分,速度有快速和慢速之分,体积有大中小三种之分等等,组合不同,价格也千差万别。例如,其中小舵机一般称作微舵,同种材料的条件下是中型的一倍多,金属齿轮是塑料齿轮的一倍多。需要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类型。

舵机的输入线共有三条,红色中间,是电源线,一边黑色的是地线,这辆根线给舵机提供最基本的能源保证,主要是电机的转动消耗。电源有两种规格,一是4.8V,一是6.0V,分别对应不同的转矩标准,即输出力矩不同,6.0V对应的要大一些,具体看应用条件;另外一根线是控制信号线,Futaba的一般为白色,JR的一般为桔黄色。另外要注意一点,SANWA的某些型号的舵机引线电源线在边上而不是中间,需要辨认。但记住红色为电源,黑色为地线,一般不会搞错。

舵机的控制信号为周期是20ms的脉宽调制(PWM)信号,其中脉冲宽度从0.5ms-2.5ms,相对应舵盘的位置为0-180度,呈线性变化。也就是说,给它提供一定的脉宽,它的输出轴就会保持在一个相对应的角度上,无论外界转矩怎样改变,直到给它提供一个另外宽度的脉冲信号,它才会改变输出角度到新的对应的位置上。舵机内部有一个基准电路,产生周期20ms,宽度1.5ms的基准信号,有一个比较器,将外加信号与基准信号相比较,判断出方向和大小,从而产生电机的转动信号。由此可见,舵机是一种位置伺服的驱动器,转动范围不能超过180度,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驱动当中。比方说机器人的关节、飞机的舵面等。

常见的舵机厂家有:日本的Futaba、JR、SANWA等,国产的有北京的新幻想、吉林的振华等。现举Futaba S3003来介绍相关参数,以供大家设计时选用。之所以用3003是因为这个型号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也是价格相对较便宜的一种(以下数据摘自Futaba产品手册)。

尺 寸(Dimensions): 40.4×19.8×36.0 mm

重 量(Weight): 37.2 g

工作速度(Operating speed):0.23 sec/60°(4.8V)

0.19 sec/60°(6.0V)

输出力矩(Output torque): 3.2 m.52car.net (4.8V)

4.1 m.52car.net (6.0V)

由此可见,舵机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体积紧凑,便于安装;

>输出力矩大,稳定性好;

>控制简单,便于和数字系统接口;

正是因为舵机有很多优点,所以,现在不仅仅应用在航模运动中,已经扩展到各种机电产品中来,在机器人控制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3、用单片机来控制

正是舵机的控制信号是一个脉宽调制信号,所以很方便和数字系统进行接口。只要能产生标准的控制信号的数字设备都可以用来控制舵机,比方PLC、单片机等。这里介绍利用51系列单片机产生舵机的控制信号来进行控制的方法,编程语言为C51。之所以介绍这种方法只是因为笔者用2051实现过,本着负责的态度,所以敢在这里写出来。程序用的是我的四足步行机器人,有删改。单片机并不是控制舵机的最好的方法,希望在此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51有两个16位的内部计数器,我们就用它来产生周期20 ms的脉冲信号,根据需要,改变输出脉宽。基本思路如下(请对照下面的程序):

我用的晶振频率为12M,2051一个时钟周期为12个晶振周期,正好是1/1000 ms,计数器每隔1/1000 ms计一次数。以计数器1为例,先设定脉宽的初始值,程序中初始为1.5ms,在for循环中可以随时通过改变a值来改变,然后设定计数器计数初始值为a,并置输出p12为高位。当计数结束时,触发计数器溢出中断函数,就是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1 ,在子函数中,改变输出p12为反相(此时跳为低位),在用20000(代表20ms周期)减去高位用的时间a,就是本周期中低位的时间,c=20000-a,并设定此时的计数器初值为c,直到定时器再次产生溢出中断,重复上一过程。

#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int a,b,c,d;

sbit p12=P1^2;

sbit p13=p1^3;

sbit p37=P3^7;

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p12=!p12;

c=20000-c;

TH0=-(c/256); TL0=-(c%256);

if(c>=500&&c<=2500)c=a;

else c="20000-a";

}

void timer1(void) interrupt 3 using 1

{p13=!p13;

d=20000-d;

TH1=-(d/256); TL1=-(d%256);

if(d>=500&&d<=2500)d=b;

else d="20000-b";

}

void main(void)

{TMOD=0x11;

p12=1;

p13=1;

a=1500;

b=1500;

c=a;d=b;

TH0=-(a/256); TL0=-(a%256);

TH1=-(b/256); TL1=-(b%256);

EA=1;

ET0=1; TR0=1;EX0=1;EX1=1;

ET1=1; TR1=1;

PX0=0;PX1=0;PT1=1;PT0=1;

for(;;)

{

}

}

因为在脉冲信号的输出是靠定时器的溢出中断函数来处理,时间很短,因此在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忽略。因此如果忽略中断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主程序和脉冲输出是并行的,因此,只需要在主程序中按你的要求改变a值,例如让a从500变化到2500,就可以让舵机从0度变化到180度。另外要记住一点,舵机的转动需要时间的,因此,程序中a值的变化不能太快,不然舵机跟不上程序。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延时,用一个a递增循环,可以让舵机很流畅的转动,而不会产生像步进电机一样的脉动。这些还需要实践中具体体会。

舵机的速度决定于你给它的信号脉宽的变化速度。举个例子,t=0试,脉宽为0.5ms,t=1s时,脉宽为1.0ms,那么,舵机就会从0.5ms对应的位置转到1.0ms对应的位置,那么转动速度如何呢?一般来讲,3003的最大转动速度在4.8V时为0.23s/60度,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求的速度比这个快的话,舵机就反应不过来了;如果要求速度比这个慢,可以将脉宽变化值线性到你要求的时间内,做一个循环,一点一点的增加脉宽值,就可以控制舵机的速度了。当然,具体这一点一点到底是多少,就需要做试验了,不然的话,不合适的话,舵机就会向步进电机一样一跳一跳的转动了,尝试改变这“一点”,使你的舵机运动更平滑。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舵机在每一次脉宽值改变的时候总会有一个转速由零增加再减速为零的过程,这就是舵机会产生像步进电机一样运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