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日系车销量大幅下滑重置中国汽车业格局_汽车新闻网

  今年刚刚躲过地震海啸影响的日系车企,原本打算在传统“金九”大展拳脚和银十”的销售旺季,却受到了令人震惊的打击,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事件”跌至冰点。日本车企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又出现了:中国社会出现了“抵制日货”、“抵制日系车”的声音,甚至出现了砸日系车的极端行为。   9月份日系车在华销量大幅下滑,整体降幅达到29.5%。这种惨淡的销售业绩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其对中国本土企业乃至整个汽车行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日本滑铁卢   目前在华销售的主要日系车企有丰田、本田、日产、铃木、马自达、三菱。加上进口富士重工斯巴鲁,9月份日系车在华销量全线下滑,部分企业出现同比下滑。这甚至高于去年日本地震后的销售降幅。   由于销售业绩下滑,日本企业不得不调整生产节奏。一些工厂减少了工人加班的频率,短期内也减少了进口产品的数量,甚至取消了进口。   对于日系品牌来说,更痛苦的是消费者信心的下降。原本打算购买日本车的消费者取消了订单,转而购买非日本车。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蒋女士原本打算购买东风日产新推出的轩逸,但现在不得不放弃。江女士并不是真的想抵制日系车,而是担心买了日系车后要承担被砸的风险。西安事件中,一名日本车主被殴打成重伤。   非日系外资品牌受益   与日系品牌经销商匮乏、销量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日系外资品牌却从中受益。不少非日系外资品牌经销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9月份进店数量和交易额明显增加。   过去与日系品牌直接竞争的企业也纷纷推出降价等促销手段,抢占日系车市场份额。现代汽车上个月在华销量同比增长9.5%,通用汽车销量增长1.7%。大众汽车也报告销量有所增长,但没有公布具体数字。   一位日本汽车企业的中层管理者面对这样的结果感到很无奈:“世界汽车工业都离不开日本企业,即使是美国、欧洲、韩国品牌的汽车也充满了……电子元件等零部件均采用日本产,去年日本地震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出现问题时,全球汽车生产都受到影响。他还表示:“没有日系车的中国市场竞争是不完整的。如果日系车受到冲击,一些品牌可能会提高价格,甚至减少服务,最终受损的是消费者。” ”   本土企业受牵连   舆论对日系产品的反感情绪不仅导致日系车企销量大幅下滑,也让一些中国本土企业受到牵连。广汽集团是中国六大汽车集团之一,主要经营与日本品牌的合资企业。旗下拥有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日野等大型整车制造企业。其自主品牌传祺也与本田有很多零部件合作。雅阁分享。广汽集团A股股价已从8月中旬的7.3元多跌至9月底的5元左右。股价创回归A股以来历史新低。   一些为日本企业服务的本土企业的业务也受到了影响。自9月中旬以来,日本车企取消了所有营销活动并减少了广告投放。一家总部位于广州、主要为日本品牌提供活动策划的本土公司一下子就失去了所有业务,导致员工无事可做。像这样的本土企业不胜枚举。   除了本土企业,在日本车企工作的中国员工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忙碌。由于日系车销量下滑,日系企业纷纷调整生产节奏。虽然他们遵循传统,没有裁员,但生产线上的员工却减少了工作频率。   某日本品牌的管理者粗略估计,在中国服务该品牌上下游业务(包括供应商、经销商等)的中国员工多达100万。   日本厂商9月销量下滑严重   铃木:下降44.5%   铃木汽车9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为1.54万辆,同比下降44.5%。   丰田:下降49%   丰田中国9月在华销量约4.4万辆,同比下降49%。但从前9个月的销售总额来看,同比增幅仍高于去年。丰田中国今年年初设定了100万辆的销量目标。对于能否实现这一销售目标,丰田中国人士坦言,虽然目前实现这一销售目标有一定难度,但公司将通过多方努力,力争实现这一目标。   本田:下降41%   本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9月份合计完成销量3.4万辆,同比下降41%。两家公司生产的产品销量除格诗途外均同比下降。但今年前9个月本田在华销量仍增长10%。   经销商遭遇正面打击   日系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遇到的困难,对一线经销商造成了最直接的影响,错过了“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不过,熬过9月下旬的低迷期后,北京日系汽车经销商的经营状况出现了轻微好转的迹象。  本田:实体店客流量下降 40%    “从9月中下旬到现在,我们店的进店量明显减少了,减少了40%左右。”一位广汽本田经销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幸运的是,经过与订单客户的协商沟通,该店没有出现退订情况。但未能阻止交易量的下滑,交易量下降了约40%。 “上个月总共销售了60多辆,此前的月销量在140辆左右。”下降也导致该店9月份的库存增加。 “到目前为止,10月的情况比9月下旬稍好,但想买车的顾客大多是持币购买。”   都是日系车,东风本田的情况基本类似。据了解,本田各车型价格幅度不大,较之前下降了2000元左右,降幅控制在10%左右。   日产:订单量下降30%   “我们的订单量下降了30%左右,而且在9月18日至20日这几天里,有部分客户退货了,但也只有个位数。”一家东风日产4S店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每天的订单数是10多个,现在每天的订单数是5、6个。   据上述日产负责人介绍,由于该店位于北京南部,北部距离使馆区较远,因此并未倒闭,进店人数也有所增加。下降了20%。据了解,位于北京北部的日产4S店因靠近日本大使馆,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事态紧张的两三天,部分4S店关门歇业。东风日产各车型价格近期没有明显变化。   雷克萨斯:长期观望   从9月底到10月初,店内购买量和交易量确实有所下降,并且还出现了少量退款,或者预订后提车延迟的情况。潜在客户观望气氛浓厚。店内日常售后维护等服务仍在正常进行。   ■ 行业声音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石   爱国热情不能失去理性   对于钓鱼岛事件引发的全民抵制日货,我们应该有理性清醒的认识,倡导理性消费。   首先,日本政府、日本企业、日本民众的层次不同。企业之间正常的经济往来不应受到地域限制的限制和影响。国际贸易是互惠互利的,与日本企业打交道时不要感情用事。   其次,除了部分进口日系车外,现在大部分日系车都是在我国生产的,员工也大多是中国人。一味抵制日货,不仅会“杀敌”,还会“自伤”。而砸日本车的行为大多侵害的是我们同胞的利益。这不是爱国,而是犯罪,应该予以严厉打击。  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   情况缓和了就会好起来   消费者行为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日本汽车此次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是钓鱼岛冲突。直接原因是砸车事件。砸车是没有理由的,也不能因为爱国而损害别人的利益。爱国行为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随着形势缓和,日系车的处境会好一些,在中国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 车主心声   不是我对日系车没有好印象   先生陈: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推荐日本品牌。因为作为新手,我主要以家用为主,安全和省油是我的首选,价格也不要太高。日本车在这些方面确实符合标准。后来没想到撞车的事越来越多,还是让人感觉挺害怕的,所以对日本车不屑一顾。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女士刘:我之前就看好东风本田的斯博瑞,决定在国庆前买。不过,事故发生后,我暂时搁置了购车计划。如果情况好转的话,我还是会考虑日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