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GPS导航仪知识解析各有千秋,实用才是王道_车讯网

【举报】“啊,这是哪里?我晕,我又走错路了。”在城市道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新手很容易走错路。不,以前有人走错了路。不仅是新手,一些有经验的司机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长途自驾游更是明显,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石油价格再次上涨。对于那些既是新手又是路迷的人来说,迷路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增加。 GPS的购买从选修课升级为必修课。    GPS产品琳琅满目的今天,汽车厂商也在不断推出适合自己车型的原创导航产品。在中国,GPS仍然是众多厂商必须争夺的市场,并且出现了各大GPS公司与地图公司之间的竞争。那么,谁才是GPS市场的主宰呢?手持式GPS和车载GPS有什么区别?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GPS产品知识吧。   GPS的由来及使用价值   空间中任意三点都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而如果这个平面上有一个点,它的位置是未知的,但是知道它与其他三个点的位置关系,就可以求出这个未知点的平面坐标;如果是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则需要知道它与四个点的位置关系,才能确定。 1973年11月,全球定位系统(GPS)就是基于这一数学原理。美国国防部诞生了。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由美国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开发。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竣工。整个系统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份卫星组成,6个轨道平面各分布4颗卫星。这种配置使得地平线上方同时出现的卫星数量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最少4颗,最多11颗。   早期,GPS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陆海空导航、定点轰炸和舰载导弹制导等领域。尤其是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导弹在卫星定位系统的引导下精确打击远程目标,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GPS技术,也称为卫星导航技术,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着GPS技术向民用开放,其蕴含的巨大商机被挖掘出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GPS产业每年创造数百亿美元的效益。特别是随着卫星导航接收机的集成化、小型化,出现了集通信、计算机、GPS于一体的各种个人信息终端。卫星导航技术已从专业应用走向大众,成为继通信、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信息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   GPS的类型划分   市面上常见的导航大致分为原车一体机导航、车载便携导航、手持便携导航、手机导航等,应用较多的是原车一体机导航和车载便携式导航。主要是因为原车一体导航与原车内饰融为一体,无需考虑充电和拆卸问题。车载便携式导航成为未配备一体机的车型的首选。比一体机携带更方便,价格也更实惠。用户可以将手持导航拆下进行操作。   和人一样,GPS导航仪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里所说的第一印象并不是指GPS的外观,而是指它的搜星能力。一些用户可能有类似的经历。车子启动已经很久了,他们手里的GPS导航仪还没有连接上GPS卫星。这不是耽误事吗?现在大多数导航仪都采用20通道SiRFstarIII高灵敏度接收芯片,具有定位准确、速度快的特点。 GPS首次启动时,通常需要1分钟左右才能成功定位。之后热启动时间很短,只有12-14秒。   理论上,GPS导航仪只要能接收到天空中的三颗卫星,就可以通过计算其当前的三维(经度、纬度、海拔)位置信息来确定车辆的具体坐标。但如果这三颗卫星的位置在短时间内恰好被高层建筑、立交桥等设施遮挡,就会出现信号漂移、中断等情况。这时,如果你的GPS导航仪可以连接3颗卫星,那么除了被遮挡的卫星之外,还会有多余的卫星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从而避免上述现象。因此,卫星连接越多越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追求数量到一定程度,而是能够充分保证无论你在哪里都有有效的卫星进行三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