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轮胎日常保养知识

轮胎日常保养知识

一、了解轮胎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通常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和添加剂。轮胎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两种。

二、日常保养要点

1. 至少每月一次检查胎压。每次长途旅行前也要检查。

2. 轮胎要“休息”均匀。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前轮因受到横向摩擦力比后轮大,磨损也要比后轮大,因此为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往往采用“子午线轮胎”,使前轮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后轮也不能偏载。

3. 留心轮胎花纹。轮胎花纹能使胎面与路面之间有良好的摩擦力,而且能产生降噪效果。有些轮胎磨损至一定程度必须更换,否则会出现操控性下降和噪音大的问题。

4. 清除胎体“杂物”。无论是城市道路还是高速公路上驾车,都难免遇到钉子或其他锐物,当轮胎被扎破后自行拔掉钉子会留下较难修复的洞。

5. 保持轮胎平衡。为保证行车平稳性,现代轿车前后轮一般都采用“动平衡”技术。

6. 慎用防滑链。冬季汽车在冰冻路面上行驶,要换用雪地胎。而对于没有防滑链的汽车装上防滑链,否则会损坏轮胎。

7. 换位使用。为平衡前后轮的磨损状况,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定期进行轮胎换位。最好每隔5000至10000公里做一次四轮定位。

8. 注意限速标准。车辆行驶速度过快,容易使轮胎与地面磨损加剧而损坏;紧急制动也容易使轮胎温度升高、气压下降而损坏;超载行驶使轮胎变形、损坏;高速转弯易使轮胎出现横向裂纹而损坏。

9. 存放注意。轮胎切忌与油、酸、碱类和化学物品接触,否则会产生腐蚀、变形和老化现象。在存放时还应避免日晒雨淋,应放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切勿放于高温或有阳光直射的地方。 橡胶轮胎属高分子材料组成,若放在直接阳光照射的地方均加速其老化变质而早期损坏。

10. 检查气压。对于没有充气的轮胎而言,压力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温度升高则轮胎内压升高,反之则降低;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则压力升高7~14Kpa(千帕);当轮胎从轮辋上拆下时一定要先充气,否则会造成轮辋受压变形以致钢圈与帘布层加速磨损。对于已经充好气的轮胎而言其压力与温度有着一定的关系(经实验测定为:每升高1摄氏度压力减少0.03~0.08Kpa),在检测气压时一定要结合当时的气温和外界环境温度来决定是否充气或放气(如外界温度30摄氏度左右而气压为280Kpa时就不必充气)。

11. 注意翻新胎和补胎的合理性。一般对磨损程度较大的汽车不应使用翻新胎;对需要修补的汽车应及时修补,避免将需要修补的轮胎用作驱动轮或转向轮(修补后的轮胎一般只用于转向或驱动)。对于因外伤造成的汽车可酌情修补并使用翻新胎(注:必须经严格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1

2. 正确驾驶。驾驶员在行车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控制好行车速度,避免急刹车、急转弯和高速转弯等动作(注:高速行驶时因轮胎与地面摩擦加剧而容易伤及轮胎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