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中国最大的科考船(2017年中国最先进的科考船)

1. 2017年中国最先进的科考船

        南极科学考察船,南极科学考察必须具有的物资运输、人员运送和海洋考察的特种交通和运输工具。

       科学考察船是指用于调查研究海洋水文、地质、气象、生物等特殊任务的船舶。

        中国的科学考察船:

       1、中国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该船耐寒,技术性能先进,属国际领先水平,也是中国进行南北极海域科学考察的唯一的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

        2、“向阳红10”号诞生于1984年,中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使用的就是“向阳红10号”,这是一艘满载排水量为1。3万吨的普通船只,但是无破冰能力。

2. 中国最新的科考船

向阳红一号船。

向阳红一号船是国家海洋局建造的第一艘水文气象船,也是我国第一艘吨位比较大的气象船。

第一代“向阳红01”号船属于614I型综合海洋调查船。该船于1969年12月14日出厂,归东海分局使用。总长:65.22米 型宽:10.2米 型深:4.8米,总吨:823.94 吨。最大航速:15节 经济航速:13节 最低航速:9节。

3. 中国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

1、俄罗斯“列宁”号

1957年下水的前苏联的“列宁”号(Lenin),是世界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其动力心脏是核反应堆,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螺旋桨推动船只。“列宁号”主要执行北冰洋地区的考察和救援活动,除了在1967年靠港进行过维修,几乎不间断地航行了30年。

2、俄罗斯“北极”号

俄罗斯“北极”级(Arktika)核动力破冰船,安装有两座核反应堆,是世界上最大的破冰船,首舰1975年服役。

可在北极圈内深水海域使用,破冰厚度2米。1977年8月17日,首舰“北极”号是第一艘到达北极点的水面舰船。

3、俄罗斯“亚马尔”号

“亚马尔”号破冰船一般常用两种破冰方法,当冰层不超过1.5米时,多采用“连续式”破冰法。主要靠螺旋桨的力量和船头把冰层劈开撞碎;如果冰层较厚,则采用“冲撞式”破冰法。冲撞破冰船船头部位吃水浅,会轻而易举地冲到冰面上去,船体就会把下面厚厚的冰层压为碎块,如此周而复始。

4、俄罗斯“50年胜利号”

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该船于2006年建成下水试航,2007年正式交付使用。

“50年胜利号”号船长159米,宽30米,有船员138名,满载排水量2.5万吨,最大航速21节,航速为18节时最大破冰厚度2.8米。

5、俄罗斯“马卡罗夫元帅”号

2011年1月,在鄂霍次克海将一艘被困在冰层中长达1个月的大型鱼品加工船救出,这艘船从2010年底起,就与其它几艘船被困在鄂霍次克海海域厚约2米的冰层中,无法行动,不得不请求救援。而这次救援,耗费了大约500万美元资金。

6、美国“北极星”号

“北极星”号(WAGB-100)是世界上最强的常规动力破冰船,满载排水量13000吨,隶属于美国海岸警卫队。

“北极星”号破冰船,共建造2艘,1976年服役。全长121.6米,装备2架直升机。“北极星”号能以3节航速连续破1.8米厚冰,如果用倒车冲击法,可破开6米厚的冰。

7、美国“北极海”号

“北极星”的姊妹舰“北极海”号(WAGB-11)。

8、美国“希利”号

美国现役最大的破冰船是“希利”号(Healy、WAGB-20),1997年下水,1999年服役。“希利”号船长128米,宽25米,吃水9.8米,最大航速18节,满载排水16700吨,主要作为高纬度科学研究平台和执行冰区护航任务。

“北极星”号与“希利”号、“北极海”号共同组成美国海岸!

4. 我国第一艘综合性远洋科考船

深蓝号远洋渔船的总造价3400万元。

深蓝号远洋渔船总长约120米,型宽21.60米,设计吃水7.3米,设计航速15节,总造价3400万元。可满足ICE-A冰区(冰厚度0.8米)及-25℃低温环境的营运要求。该船主要用于南大洋渔业捕捞,兼顾海洋科考功能。

“深蓝”号是我国第一艘新造大型拖网渔业专业捕捞加工船,船上配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变水层拖网系统、连续泵吸系统和多种产品加工生产线,可进行产品的连续加工处理和自动包装运输作业,同时还兼具部分科考功能。

5.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船

中国载人潜水器又创造了新的记录,这才是真正的大国科技。10月27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了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在这个记录创造之后,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不得不说,“奋斗者”号又创造了一个新纪录。它是中国载人潜水器行业几十年来造出来的核心产品,彰显了我国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从1971年研制的只能下潜300米的7103救生艇到1994年的探索号,2010年的下潜3759米的“蛟龙号”,中国人在载人潜水器领域可谓是劈波斩浪,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奋斗者”号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钛合金壳体,其强度高、韧性好可以容纳3名乘客,每次下潜都可以连续工作10小时左右。由于采用了内部充满了油的上百块单体锂电池,所以它不会导致电池发烫发热。此外其外层采用的是成千上万个纳米级大小的玻璃微珠浮力材料,保证了潜水器经得起水压的考验。

6. 大型科考船

大约500万~1000万。

嘉庚号科考船是由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承接建造的厦门大学3000吨级科考船。这是中国第一艘采用国外方案设计、国内转化详细设计,并由船东(厦门大学)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该船交付后将成为中国深远海科学考察的主力船之一。

7. 世界最先进科考船

“向阳红一号”船是国家海洋局建造的第一艘水文气象船,也是我国第一艘吨位比较大的气象船。

于1970年1月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归东海分局建制。向阳红一号船名号的写法、字体、颜色等备受全体船员的关注。大家向领导提议,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建议用红色写船名号,最好用毛体,这一提议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最后定为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向”字,“阳”字是在毛主席诗词中找到的,“红旗”杂志的红字。“向阳红”三个大字字高约一米。后来向阳红系列船号都统一为黑色字体了。

8. 2016年科考船

在2012年,我国首次拜访马里亚纳海沟,“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下潜到了6671米的深度。2016年我国“探索一号”科考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开展了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下潜10767米。所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低的山沟。

9. 科考船排名

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的中山站经过不间断的扩建和功能完善,现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南极考察基地,建筑面积达7400平方米,有各种建筑18座。

10. 我国最大的科考船

“海洋六号”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现代化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船舶采用电力推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全回转舵桨等国际先进技术设备,并配置多种先进调查设备,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高。船全长105.66米,宽17.35米,吃水5.5米,总吨4335,满载排水量4650吨,经济航速12节,最大航速16节,自持力60天,续航力15000海里,定员6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