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中国港口燃油要求(船舶燃料油国家最新标准)

1. 船舶燃料油国家最新标准

180CST燃料油主要用于工业燃料,重油的主要性能是黑褐色粘稠状可燃性液体,燃烧性能好,发热量大,少水分,更节能,更环保,灰分少。主要用于电力、船舶、锅炉、沥青搅拌站、冶金熔铸、窑炉等领域。

180CST燃料油:指50℃时的粘度在80CST与180CST之间的油品。

180的热值也不是完全相同的,看那里产的了,一般情况下180cst热值应该不会低于10000卡。

2. 中国船舶燃料油

船舶换油恪守“两个船位”原则

1.确保燃油滤器通畅

由于目前市场上含硫量低于0.10%m/m的燃油产量并不是很大,未安装尾气处理装置的船舶进入中国内河排放控制区有不少是采用燃用轻油的方法应对。通常情况下,轻油品质较好,突然产生滤器堵塞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除非混油后发生残留催化剂(Cat Fine)这类的杂质堵塞滤器。但该轮从3月6日换用轻油至事发时,主机燃油系统一直处于正常状态。而燃油混油所发生的杂质堵塞滤器问题一般在混油初期,而不可能在长达8天以后才发生。况且,该轮大管轮的证词进一步佐证了这一判断。

当然,不能排除自动反冲洗滤器发生堵塞时船员切换燃油旁通滤器操作不当而混入空气,并由此造成燃油低压的结果。但此种情况下,会出现燃油温度反复报警吗?反复的燃油温度警报又该如何解释呢?

2.燃油温度保持适中

众所周知,船舶在燃用燃料油时,因其燃油粘度较高,需要根据其粘温特性提升燃油温度,并确保温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合适的燃油进机粘度。过高的燃油进机温度将降低船用燃料油的进机粘度,相反过低的燃油进机温度则提高了船用燃料油的进机粘度,两者均不利于船舶柴油机的发火燃烧工况。

而在船舶使用轻油的情况下,因其本身燃油粘度较低,所以无需加热过程,复查时核实该轮主机燃油进机温度为36.5℃的实际观察结果也证实了该观点。

机舱的主机燃油温度警报不会作假!这个特定时期反复出现的警报后面应该还隐藏了什么!

经反复核对燃油温度警报的时间记录,发现燃油温度是由高于98℃开始,再到低于95℃之间来回报警。此时,粘度计在燃油系统中还起不到相应作用!这是因为使用轻油时,因燃油粘度过低,粘度计还无法起到控制作用。燃油温度的忽高忽低必然是有人故意作为。毕竟在燃油温度控制方面,人为的控制不如带有PDI(比例积分微分)调节的粘度计控制精准。

在证据链面前,经船级社和船旗国的一起介入分析,该轮轮机长最后承认:该轮驶离内河排放控制区后准备尽早换油以节省燃油费用(由符合0.10%m/m标准的轻油换用到符合0.50%m/m标准的低硫燃油),遂安排当班机工稍微打开加热阀对主机燃油系统进行缓慢预热,以减少温差便于快速换用低硫燃料油。然而,当班机工在操作过程中将燃油加热阀的开度调节过猛造成加热量过大,后续也未注意燃油进机温度快速升高现象,于是便出现了“正常—报警—正常”的燃油温度警报记录。此时,可以推断的是:正在使用中的轻油温度过高导致轻油在燃油系统中的气化,进而造成主机燃油泵混入气体后无法起压,最终引发船舶主机的突然停车、船舶失控。

3. 船舶燃料油国家最新标准是什么

为有效实施国际海事组织(IMO)全球限硫令,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制定了《2020年全球船用燃油限硫令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国际航行船舶在我国管辖水域不得使用含硫量超过0.50%m/m的燃油,进入我国内河船舶排放控制区不得使用硫含量超过0.10%m/m的燃油(2022年扩大至海南水域),不得在我国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内排放开式废弃清洗系统洗涤水。

4. 船用燃料油国家标准

可参考国家标准:GB17411-2015船用燃料油。该标准规定了由石油制取的船用燃料油的分类和代号、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安全。

该标准适用于海[洋]船用柴油机及其锅炉用燃料油。符合本标准的燃料油也适用于同样或类似制造的固定式柴油机和其他船舶用机械。

该标准规定了用于船舶的4种馏分燃料油和6种残渣燃料油。其中馏分燃料 DMX 供柴油机应急时使用。

更详细内容信息可查阅该标准。

5. 船舶燃料油标号有几种

循环油联合国危险品编码:汽油是UN1203,柴油是UN1202 ,煤油是UN1223。

汽油,是从石油里分馏、裂解出来的具有挥发性、可燃性的烃类混合物液体,可用作燃料。外观为透明液体,可燃,馏程为30℃至220℃,主要成分为C5~C12脂肪烃和环烷烃,以及一定量芳香烃,汽油具有较高的辛烷值(抗爆震燃烧性能),并按辛烷值的高低分为89号、90号、92号、93号、95号、97号、98号等牌号,2012年1月起,汽油牌号90号、93号、97号修改为89号、92号、95号。

6. 船用柴油 标准

燃料油标准SH/T 0356中的1号燃料油和2号燃料油属于轻质燃料油。车用汽油、车用柴油和煤油也属于轻质油。含有重质馏分油或残渣油的燃料油属于重质燃料油,大部分重质燃料油的密度也是小于水的密度的。国际船舶燃料油标准ISO 8217:2010中的DMX、DMA和DMZ三个规格属于轻质燃料油。

7. 船舶燃料油国家最新标准是多少

国标柴油有国2和国3。

国3柴油是为了提倡环保而生产的。国标柴油就是指符合国家标准的柴油。

国标柴油适用范围:普通发电机、燃烧机、锅炉等。

柴油最重要用途是用于车辆、船舶的柴油发动机。与汽油相比,柴油能量密度高,燃油消耗率低。柴油具有低能耗,所以一些小型汽车甚至高性能汽车也改用柴油。

8. GB174112019船用燃料油标准

GB17411-2015 船用燃料油闪点的标准解读

燃料油是成品油的一种,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作为炼油工艺讨程中的最后一种产品,燃料油产品质量控制有看较强的特殊性,最终形成受到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

根据用途,燃料油可以分为船用(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两大类,两类都包括馏份油和残渣油。

我国现行船用燃料油国家标准GB17411-2015,来源于国际标准ISO8217,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根据GB17411-2015,船用燃料油分为两类产品;馏份型船用燃料油和残渣型船用燃料油。

闪点

闪点是考察油品挥发性和可能发生火灾危险程度的安全性指标,表征油品着火燃烧的危险程度。闪点决定了燃料油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且闪点愈低愈危险。

根据GB17411-2015标准要求,船用燃料油的闪点测定是按照GB/T261中的步骤A进行检测,SH105B 全自动闭口闪点仪是严格按照GB/T261这个标准设计制作的,仪器按标准方法升温、自动升降、自动通气、自动点火、自动显示、自动锁定闪点值、自动打印结果。测试完毕后能自动冷却,实现工作过程全自动化。

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一般船舶机舱燃料油的闪点不得低于60℃;应急发电机燃料油闪点不得低于43℃,但要确保燃料油的最高储存温度低于闪点10℃1。

考虑安全因素,GB17411-2015标准将适用于应急发动机的馏分型燃料油DMX的闪点由不低于43℃提高到了不低于60℃

9. 船用内燃机油国家标准

不能看出来是汽油机油还是柴油机油;如果是汽油机油是S开头的,柴油机油是C开头的,例如:SM15W/40 SAE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对内燃机油的一个分类标准,是按照粘度分类的,你所说的这个标准是对多级油的分类标准,多级油能够满足两组粘度特征要求的机油,一年四季通用。目前生产的机油几乎全部是多级机油。 15W-40 为粘度级别,W是Winter的缩写,代表冬季,W前面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能越好,汽车起动就越容易,该机油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W后面的数字越大,则该油高温时(如高速路上长途行驶)粘稠性越好,生成的油膜强度更高,防护作用更佳。

该机油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目前最好的机油级别为 SM 0W-50。该机油能在(-35--50)摄氏度的范围内使用。

10. 船舶燃料油国家最新标准是

全球燃料油最大的需求领域来自于交通运输行业的船用油市场,目前,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船用油消费市场。当前全球低硫燃料油价格大幅波动,企业避险需求强烈。

一、船用燃料油的特性、分类与加工工艺

燃料油作为成品油的一种,是石油加工过程中在汽、煤、柴油之后从原油中分离出来的较重的剩余产物。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作为调合产品,燃料油的品质受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影响。船用燃料油是运输交通的动力来源,其品质必须符合船舶内燃机使用的各项要求。

船用燃料油分为船用馏分燃料油和船用残渣燃料油。馏分燃料油主要是以轻油(柴油)成分为主的油品,根据密度和十六烷值等质量指标分为四种,分别为DMX、DMA、DMZ、DMB;残渣燃料油是以重质燃料油为主要成分的油品,其根据质量和粘度分为7个粘度、6个质量档,共11个牌号,分别为RMA10、RMB30、RMD80、RME180、RMG180、RMG380、RMG500、RMG700、RMK380、RMK500、RMK700。

根据硫含量,船用燃料油可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其中船用残渣燃料油对应的标准分别是不大于3.50%m/m、0.50%m/m、0.10%m/m。从2020年1月1日起,全球船舶使用燃料油的硫含量不得超过0.5%m/m,除非船舶采用其他等效措施。

低硫船用燃料油主要有三种生产途径:一是使用低硫原油经过蒸馏工艺生产;二是使用低硫渣油和高硫重质燃油进行混兑、调合生产;三是通过渣油加工装置将高硫渣油中的硫含量降低用于生产船燃,此路线是目前主流生产技术路线。

二、低硫船用燃料油的主要质量标准

船用燃料油现行国家标准GB17411-2015是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船用燃料油标准ISO8217制定的,是强制性国家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有运动粘度、硫含量、硫化氢、闪点、水分、酸值、总沉淀物等。

运动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

硫含量:残渣燃料油硫含量取决于调合组分油的硫含量,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等级。根据国际海事组织要求,2020年1月1日起,所有行驶在公海区域的船舶使用燃料油的硫含量需低于0.5%m/m。燃料油买方有责任根据船舶发动机的设计、排放法规、设备以及燃料油将要使用区域的现行法规限制,确定燃料油的最大硫含量。

硫化氢:是高毒性气体,人员暴露于高浓度硫化氢气体下是危险的,极端情况下致命。硫化氢可以在炼制过程中形成,也可在储油罐、产品驳船和用户(消耗)罐中的燃料油中逐渐形成。

闪点:是评价燃料油形成火灾危险性的有效指标。

水分:水分的存在会降低燃料油的热值,还会影响燃料机械的燃烧性能,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因此要严格控制油品中的水含量。

酸值:由酸性化合物引起的高酸性燃料油往往会加速船用内燃机的毁坏,这种毁坏首先发生在燃料油的注入设备中。

总沉淀物:油品中的沉淀物会加剧设备磨损和喷油嘴堵塞,沉淀物可在储存罐中、过滤器滤网上或设备积累,造成油料从油罐到燃烧器流通不畅。

相容性:符合标准指标的油品单独使用时无问题,但遇到非同类轻油或重质燃料油时,出现絮凝现象,这种现象在燃料油调合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反映的是不同油品的相容性问题。

清洁度:主要表征油品中悬浮颗粒物含量高低,可以侧面反映油品的稳定性。

苯乙烯、苯酚等化合物:部分非石油烃和化工废料等有害组分调油原料对低硫燃料油的品质有严重影响,会产生结焦、腐蚀、分层等不良后果,从而影响低硫燃料油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