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广州车展专访比亚迪传播战略部经理杨钊_车讯网

【报道】主持人:杨总您好,众所周知,比亚迪是一个知名品牌,这是第一印象给很多消费者带来了。首先,它是一家非常有创意的公司。   杨昭:谢谢。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比亚迪参加本次展会的情况。   杨昭:这次我们主要有两款车,一款是Dynasty概念车,一款是我们9月底刚刚推出的宋MAX车型。在造型设计方面,我们邀请了原就职于德国大品牌的德国艾格峰设计师,以及另一位德国专家。应该说,宋MAX汽车是我们的国际团队打造的。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相比比亚迪早期都有了一些很大的改进。同时,我们参展的新能源车型阵容还是比较庞大的。我们的唐、宋、秦、新能源S7车型均在展台上展出。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是,宋MAX发布之后,很多公司也做出了计划。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新能源是本届车展上的一个好话题。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比亚迪如何看待这一政策以及未​​来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杨钊:其实比亚迪做新能源汽车已经有十多年了。电机、电池、电控三大部件,包括动力总成,是国产车型中积累时间最长的。最深、最先进的企业。对于双积分政策来说,前期更多的是市场培育阶段。作为先行者企业,比亚迪在市场积累和培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后期,随着国家产业强度的加大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比亚迪在2016年在整个动能电池领域排名第一。事实上,除了比亚迪之外,类似的动力电池配套企业还有很多。应该说,他们现在做得很好。此外,电机和电子控制装置现已应用于许多行业。作为一家一直引领这个行业发展的公司,我认为整个市场已经不能再支持卓越,应该提出更严格的标准。以前的油耗点、燃油车油耗削减比例、如何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都是你的社会责任。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已经非常成熟。对于企业来说,要做的就是去做。一切准备工作已经非常全面了。先锋企业带头,政府推动。其实前面的步骤已经完成了。您只需要将它集成即可。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拥有2亿汽车保有量。每天路上行驶的汽车消耗非常大量的化石燃料。我们对外石油消费的比重已经很大了,而且还在不断上升。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对我们整个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主持人:非常好。我们预计双积分政策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同时加剧市场竞争。连续几年稳居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比亚迪如何保持这一优势?   杨昭:其实这个优势一直都存在。作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这一点一直是得到认可的。我们在技术积累上也是最强大的。无论是电机还是其他方面,我们积累的时间都是最长的。同时我们也会弥补前期的一些小缺点,以保持我们的优势。   主持人:除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在燃油方面也推出了新动力宋MAX,受到市场好评。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款车目前的情况吗?   杨昭:我刚才提到这个国际团队,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底盘调校,都请来了几位国际大师带队。他们之前曾为非常知名的公司服务过。所以在这个领域,宋MAX作为一款有国际化团队强力支持的产品,具有非常好的综合实力。因此,9月25日上线后不到一周,用户订单就突破1万台,上线一个月内下单量就突破2万台。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消费者对这款车的认可。   主持人:能透露一下我们明年的新车计划吗?   杨钊:其实对于比亚迪来说,新产品来说,明年是新能源的关键时期。油耗积分2018年已经累计,2018年、2019年都可以累计,对于很多新能源汽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产品方面,无论是一些内部器件,无论是电动汽车零部件的配置,还是电动汽车三大核心技术,比亚迪都完全做到了。再加上国际化团队的造型以及底盘的整体提升,应该说我们可以想象这款产品在2018年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好的。在销量方面,公司首先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量,力争明年达到20万辆以上。   主持人:这个是保守估计。如果你考虑一下,那就更高了。   杨昭:这要看市场。其实只要我们做出好的产品,市场就会给我们一个非常满意的答案。  主持人:您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发展有何看法?   杨昭:其实前期确实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造型、设计方面。我们一直本着自己培养人才的理念,也一直希望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但事实上,历史告诉我们,这个时间还是太长了。   有一些公司,比如生产SUV的公司。我们不会详细介绍。其实他们早在2000年就非常注重造型设计了,应该说他们在设计方面是非常早的。事实上,得益于对这一领域的重视,他们近年来的市场收获非常大。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你被迫做某事的时候他们是非常被动的,而且他们本身就是高油耗。他们推出的大多数产品都是高燃料消耗品。当然,现在市场已经成熟了,直接去做就可以了,但这还需要时间。政府也给了一些时间。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海外企业,实际上都给了他们一年的时间。如果2018年没有准备好,2019年就会落后。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是利益,实际上就是这样。   主持人:业内同行表示,比亚迪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   杨昭:刚开始讲这个的时候,整个行业都是比较鄙视和嘲讽的。应该说,作为我们的领导者,王传福其实看得很远。因为现在很多企业都明白,或者说很多人都明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作为最大经济体,石油自给自足,但中国对外依存度较高。这么高,总是需要两种方法。一是增加收入,二是减少支出。你不能一直开源,你必须减少需求,所以政府的决心已经很明确了。这只不过是一种趋势。谁先看到并先准备,谁就能笑到最后。这是一个愿景问题,剩下的就是技术问题。简而言之,战略就是方向。如果方向定对了,坚定不移地努力,过程中可能会有些波折,但其实最终的回报会是最大的。技术是驱动力。你必须有非常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来推动这一点,而产品是放在最后的。有了技术,造型这些事情就很容易解决了。以前自主品牌好的不多,现在好的也不多。为什么可以快速提高,专业的人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们会很快帮你完成。比如一台宋MAX就尝试过200多个避震等等。所以这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