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全球航运业崩溃(航运业对世界的影响)

1。航运业对世界的影响

1。国际航运作为国际贸易的衍生品,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密切联系,也是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贸易发展的带动下,逐渐与贸易相互依存。也可以说,没有贸易,就没有航运。

2。航运市场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良好的航运市场运行结构对国际贸易市场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因此,航运业已成为经济形势的晴雨表。它是最先受到金融、经济、贸易危机影响的地方,也是形势好转后最先复苏的行业之一。

3。国际航运市场体系通过各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国际航运基础市场与相关市场以及市场内专业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国际航运是由价格、供应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运动驱动的。以及需求、竞争和服务。经济运行。

2。世界航运业发展现状

航运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 COVID-19疫情在全球肆虐,世界经济普遍下滑,对航运业造成很大影响。只有中国脱颖而出,集装箱难求。当COVID-19疫情得到控制、世界经济复苏时,航运业必将迎来光明的未来。

3。影响航运的因素

内河航运是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因素。三峡水库的建成,淹没了险滩,减缓了水流,拓宽了航道,极大地改善了川江航运条件。内河航运价值受航运条件的影响。

评估航运条件:①气候:降水量影响水量,决定河流的宽度和河流的水位;温度影响冰河时代以及河流是否四季通航;

地形:落差的大小和岩石的有无决定了水流是否稳定,主要是为了航行安全;

③航行里程长度;

总之河面宽、水深、水流稳定、通航里程长,是内河航运的有利条件。

注意,有些河流的航运条件良好,例如亚马逊河,但其航运价值并不高。主要原因是流域属湿热热带雨林气候区,人烟稀少。因此,内河航运是否发达、航运价值是否高,还受到其流域或沿海的人口、城市、经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客货流量大)的影响。

4。全球经济对航运业的影响

五大发展趋势

碳排放交易

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 (MEPC) 上周召开会议,讨论了一项新的 IMO 短期修正案草案,该修正案将要求船舶调整其运营和设备,以便到 2030 年将碳排放量比 2008 年减少 40%。同意这些修正案,最终通过的决定将在 2021 年第 76 届 MEPC 会议上做出。

由于这些法规还不够严格,不足以实现欧盟的野心,因此欧盟仍在考虑建立“区域排放交易体系”(ETS),而这只有在所有欧盟成员国都同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如果国际海事组织不能就各国政府批准的指导方针达成一致,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多个区域碳排放交易体系,从而导致各种贸易路线的成本更高。

低硫燃料

硫排放会导致环境恶化,空气污染会导致经济损失。今年生效的IMO 2020要求承运人使用硫氧化物(SOx)含量低于0.5%的燃料,例如极低硫燃油(VLSFO)和船用轻柴油(MGO)。

今年第一季度VLSFO价格较高,但COVID-19引发VLSFO价格下跌,而重燃料油(HFO)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今年,许多船舶运营商转向了 VLSFO。一些船舶运营商也在寻求使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替代品。

洗涤器

如果船舶安装了减少硫排放的洗涤器,船舶可以继续使用硫含量为3.5%的HFO,并满足IMO 2020标准。 COVID-19 缩小了 VLSFO 和 HFO 之间的价格差距。由于价格优势较小,安装脱硫塔的船舶越来越少。尽管今年对洗涤器装置的需求有所下降,但随着新的 COVID-19 疫苗预计将在 2021 年广泛使用,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恢复正常,对燃料的需求将会增加。这将导致新的燃油价格变化。如果 VLSFO 和 HFO 之间的价格差距扩大到洗涤器投资回报 (ROI) 对运营商再次有意义的水平,则可能会安装更多洗涤器。为了使其可行,HFO 价格必须远低于 VLSFO 价格。

岸电设施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评估,“使用区域电网发电时,污染物排放总量可减少高达98%”。

根据位置的不同,停泊的船只可以选择使用自己的电力、产生排放或使用岸电。将船舶连接到岸上电网可以减少局部和总体排放,特别是在使用风能、潮汐能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电网供电的情况下。美国环保署表示,岸对船发电,也称为替代海洋发电 (AMP),可以改善港口周围的空气质量,因为“岸电通常产生零现场排放”。

8 月,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 (CARB) 批准了一项新法规,以减少远洋船舶的排放和污染。它基于《 2007年停泊条例》法规,自2014年以来已使超过13,000艘船舶的有害排放减少了80%。从2023年开始,汽车运输船和油轮将被要求通过连接岸电或使用经批准的排放标准来满足排放标准。控制系统。

数字化转型

COVID-19 迫使供应链寻找安全和效率方面的解决方案。随着新贸易协议的生效,航运业正在从海关表格转向订单确认。将文档数字化可以节省时间、降低 COVID-19 面对面传播的风险、减少对纸张的依赖并节省资金。

为此,业界成立了数字集装箱运输协会(DCSA),旨在通过使用标准电子提单(EBL)来消除海运交易中的纸张。 DCSA 声称“纸质账单处理成本是 EBL 处理成本的 3 倍”。尽管海事在数字化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 COVID-19 大流行正在加速这一转变。

?具有以下特点:

1。天然水道

海洋运输借助天然水道进行,不受道路和轨道的限制,通过能力更强。随着政治、经济、贸易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变化,路线可以随时调整和改变,以完成运输任务。

2。承载能力大

随着国际航运业的发展,现代造船技术日益成熟,船舶日益大型化。超大型油轮数量已达到60万吨以上,第五代集装箱船运力已超过5000标箱。

3。运费低

海上运输通道是自然形成的,港口设施一般由政府建设。经营航运业务的公司可以节省大量基础设施投资。船舶运载能力大、服役时间长、运输里程长、单位运输成本低,为低价值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4。对货物的适应性强。

由于以上特点,海上货物运输基本适合各种货物的运输。例如,油井平台、火车、机车车辆等超重货物无法通过其他运输方式运输,但船舶一般可以运输。

5。运输速度缓慢。

由于商船体型较大、水流阻力较大、装卸时间较长等因素,导致货物的运输速度较其他运输方式慢。较快的班轮航行速度仅为30海里/小时左右。

6。风险很高。

由于自然气候和季节对船舶海上航行影响较大,海洋环境复杂,天气多变。他们随时可能遭受强风、巨浪、风暴、雷电、海啸等难以应对的自然灾害。或许,遇险的可能性比在陆地或沿海更大。同时,海上运输也存在社会风险,如战争、罢工、贸易禁运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转嫁损失,应特别关注海上运输的货物和船舶保险。

6。航运业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一战后的英国不好

  因为虽然英国赢得了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了新的殖民地,但是战争的巨大成本让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持一个帝国所需的巨额财政支出。英国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结果是债务不断增加、资本市场混乱、海外殖民地英国官员短缺。与此同时,由于帝国的参战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战争期间遭受的强烈种族歧视,新老殖民地的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的影响

  经济上,战前的债权国战后变成了债务国。战后,经济长期萧条、低迷,国际金融中心也从英国伦敦转移到美国纽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商船队遭受巨大损失,其航运业严重受损,导致英国贸易量下降。

  政治上,主要体现在英国自由党的衰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自由党通过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和立法,创造了复兴。历史证明,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英国国内矛盾和政坛矛盾,从而导致了英国自由党的衰落。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表现出了强烈的催化作用。1918年,自由党仍然能够联合其他政治力量,维持劳埃德·乔治的首相地位。不过,自由党在大选中的得票率继续下降。 1923年大选,工党得票率首次超过自由党,成为英国领袖。第二大党,自由党再也没有成为第二大党。

  从国际影响力来看,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后,英国虽然保持了国际事务领导者的地位,但由于经济和军事实力严重衰退,英国实际上不可能如此控制世界,“日不落帝国”的世界政治军事霸主地位将名存实亡。华盛顿海军会议规定英国和美国的海军实力要保持一致,这表明英国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再是一战后的全球霸主。

  社会方面,一战导致大量英国男性离开原来的工作,参战。一直被视为弱者的女性接替了男性,参与了大量战时工作。一方面,妇女作为家庭的顶梁柱,肩负着稳定社会的重任;另一方面,妇女广泛就业并直接参与战时经济和社会事务,为英国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加速了女权运动的发展,而且削弱了英国社会对妇女的传统偏见。经过一战的冲击和冲击,英国女性终于获得了投票权。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英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至于殖民地,虽然战后领土有所增加,但由于战争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物质损失,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大大减少。此后,许多英国殖民地开始独立,这对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带来很大的影响。

当二战的战火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再次在欧洲爆发时,英国的战争状况比一战时期还要糟糕,甚至面临亡国的危险,所以它别无选择依赖美国。

7。航运业对世界的意义

1。首先,航运业本身是一个服务业,属于服务业下的运输服务业下的水运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航运业也是航运服务业;

2。其次,退一步说,如果把航运服务业看成是航运业的一部分的话,那么这里的航运服务业就相当于为航运服务的行业,那么主要是保险业、银行业、法律服务业。作为航运软实力产业,航运服务业的提升将有助于航运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3。第三,比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要是打造航运服务业,建立健全航运法律服务业,完善航运保险业等软实力建设。

8。航运业与世界经济的关系

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贸易港——意大利热那亚湾的雷根港成立。最初,该功能仅限于单一的转口贸易。随着大航海时代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复苏,自由贸易港数量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拓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它从其发源地欧洲开始蔓延。抵达世界各地。

爱尔兰香农自由区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拥有国际先进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众多飞机租赁和国际物流服务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

9。航运业对世界的影响英文

英国作为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和金融中心,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系,也是最富有、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世界标准国家之一。过去三十年来,政府大幅削减国有资产,减缓社会福利项目的发展。英国农业以乳制品和畜牧业为主,相对集中,机械化程度高,效率很高:1%的劳动人口可满足约60%的粮食需求。英国拥有大量煤炭、天然气和石油储量;英国主要能源产量占GDP总量的10%左右,在工业国家中属于很高水平。服务业,特别是银行、金融、航运、保险和商业服务业,占GDP比重最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首都伦敦是世界顶级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之一。尽管英国仍然是欧洲最大的武器、石油产品、计算机、电视和移动电话制造商,但工业的重要性持续下降。

英国在教育、学术研究和科学研究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际知名大学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均位于英国,是美国以外世界最重要的教育中心。英国每年吸引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前来留学,这不仅给该国带来了丰富的外汇交流,也吸引了众多人才来到这个知识经济国家。

英国旅游业也相当重要:每年有超过2700万游客,位居世界第六,低于中国(3300万),高于奥地利(1910万)。

按汇率计算,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英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其经济在欧洲仅次于德国。

英国是全球化国家之一。根据最新调查,英国在全球化指标上排名第四。伦敦是英国首都,是与纽约齐名的世界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英国经济被广泛描述为盎格鲁撒克逊经济。其组成部分从大到小分别是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英国自 1973 年以来一直是欧盟成员。

20世纪80年代,在玛格丽特·撒切尔政府的领导下,大部分在1940年代被国有化的工业和服务业国有企业被重新私有化。英国政府现在只拥有少数工商业企业,其中之一就是皇家邮政。

近年来,英国经济经历了150多年来最长的持续增长期,自1992年以来每个季度都在增长。通货膨胀、利率和失业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使英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欧盟最强大的经济体。因此,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英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在欧盟国家中排名第七,落后于卢森堡、爱尔兰、荷兰、丹麦、奥地利和芬兰。然而,与其他英语国家一样,其收入不平等程度高于许多欧洲国家。尽管石油收入巨大,英国仍然拥有世界第三大经常账户赤字。

尽管英国的“工人人均劳动生产率”在过去20年里大幅增长,并超过了德国的生产率,但与每周工作35小时的法国工人相比仍落后20%左右。英国的“每小时平均劳动生产率”目前处于“老”欧洲(15个国家)的平均水平内

英国目前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16位。

转自维基百科

10。航运业对世界的影响论文

丹麦位于北欧,由数千个岛屿组成。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00万。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国。但丹麦非常发达。它不仅拥有世界知名品牌和公司,如B&O、乐高、马士基等,而且人均GDP位居欧洲前列,人均GDP超过6万美元,目前已接近7万美元。这个水平几乎高于英法德。

而且,丹麦工业、农业、渔业发达。整个国家都是智能化的,数字化程度很高。因此,生产效率非常高。它不仅拥有先进的制造业,而且服务业、金融业、投资业等也十分发达。也正是因为如此,丹麦才成为西方高度发达的国家。

人们不明白的是,丹麦这个小国为何如此发达?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技术的重视”。据欧盟统计,丹麦是最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每年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3.1%。这一比例位居世界第一,高于美国。

因此,丹麦成为世界上人均发表科学论文最多的国家。而且,整个科研队伍占全国总队伍的40%,也就是说有一半的人从事科学研究。丹麦政府认为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深刻引导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在丹麦,每1000人中就有20多名是科技专业的研究生。

所以丹麦科技在很多方面都是领先的。最典型的丹麦量子力学、丹麦电磁学、风力发电、丹麦磁录像机等。在丹麦,就连诺贝尔奖获得者人均的目标也是最高的。所以我们看到丹麦是一个科研国家。

11。运输受到怎样的影响?

主要运输工具有车辆、船舶、飞机、管道等,相应的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运输。

  1。铁路运输的优缺点

  从技术性能来看,铁路运输的优势有:

  (1)跑步速度快,一般在每小时80至120公里之间;

  (2)运输能力大。一般每辆客车可载客1800人左右,货运列车可载货2000吨至3500吨,重型列车可载货20000吨以上;单线单向年最大货物运输能力可达1800万吨,双线可达5500万吨;在运营组织较好的国家,单线单向年最大货物运输能力达到4000万吨,双线单向年最大货物运输能力超过1亿吨;

  (3)铁路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连续性强,可保证全年运营;

  (4)通用性能好,既可运输旅客,又可运输各类货物;

  (5)火车客货运到发时间更加准确;

  (6)列车运行比较平稳、安全、可靠;

  (7)平均运输距离是公路运输的25倍,管道运输的1.15倍,但不到水运的一半,不到民航运输的1/3。

  从经济指标来看,铁路运输的优势有:

   (1)铁路运输成本较低。 1981年,我国铁路运输成本是汽车运输成本的1/11~1/17,民航运输成本的1/97~1/267;

   (2) 能源消耗低。标准千吨公里油耗为汽车运输的1/11至1/15,民航运输的1/174。但两项指标均高于沿海和内河运输。

  轨道交通的缺点是:

   (1)投资过高。单线铁路造价在每公里1至300万元之间,双线铁路造价在4至500万元之间;

  (2)建设周期长,一条干线建设需要5至10年,占用土地过多。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社会增加更多的负担。

   因此,综合考虑,铁路适合于内陆地区运输中长距离、大运量、时效性高、可靠性高的普货和特种货物;从投资效果来看,当运输量较大时,建设区域间铁路更为合理。

  2。水运的优点和缺点

  从技术性能上来看,水陆联运的优势有:

   (1)运输能力大。在五种运输方式中,水运的运力最大。在长江干线上,一支由拖驳或推驳组成的船队,运载能力超过1万吨。国外最大的推驳船队载重量达3万吨至4万吨,全球最大油轮已超过50万吨;

   (2)在交通条件良好的水道中,通行能力几乎不受限制。

  (3)水陆交通总体表现也不错。它既可以运输乘客,也可以运输货物。它可以运输各种货物,特别是大件货物。

  从经济技术指标来看,水陆联运的优势有:

   (一)水运建设投资低。水运只需利用河流、湖泊、海洋等天然水资源。除了投资购建船舶、建设港口外,沿海航道几乎不需要投资。水路唯一的改善是铁路建设。成本的1/3~l/5;

   (2) 运输成本低。我国沿海运输成本仅为铁路的40%。美国沿海运输成本仅为铁路运输的1/8。长江干线运输成本仅为铁路运输的84%,而美国密西西比河干线运输成本仅为铁路运输的84%。成本仅为铁路运输的1/3~1/4;

  (3)劳动生产率高。沿海运输劳动生产率是铁路运输的6.4倍,长江干线运输劳动生产率是铁路运输的1.26倍;

   (4) 平均运输距离长。水陆运输平均运输距离是铁路运输的2.3倍、公路运输的59倍、管道运输的2.7倍、民航运输的68%;

  (五)海洋运输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我国90%以上的外贸货物都是通过海运运输的。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坚强支柱。它还可以增强战时的国防能力。这是除其他事项外的。任何交通方式都无法替代。

  水运的主要缺点是:

   (1)内河航道和部分港口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内河航道和部分港口受季节影响较大。冬季结冰,旱季水位低,难以保证全年通航;

  (2)发货速度慢,在途货物多,会增加货主周转资金。

  总之,水运综合优势突出,适合运输距离长、运输量大、时效性要求不高的各种散装物料的运输。

  3。公路运输的优缺点

  公路运输的优点是:

  (1)机动灵活,货损少,交货速度快,可门到门运输;

  (2)投资小,修路的材料和技术都比较容易解决,容易在全社会广泛发展。可以说是公路运输的最大优势。

  公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是:

   (1)运输能力小。每辆普通卡车一次只能运输5吨货物。长途客车可运载50名乘客,仅相当于普通客车的1/30~1/36;

  (2)运输能耗很高,是铁路运输的10.6~15.1倍,沿海运输的11.2~15.9倍,内河运输的113.5~19.1倍,管道运输的10.1倍。 4.8至6.9倍,但能耗低于民航运输,仅为民航运输的6%至87%;

  (3)运输成本高,是铁路运输的11.1~17.5倍,沿海运输的27.7~43.6倍,管道运输的13.7~21.5倍。但比民航运输成本低,仅为民航运输的6.1倍。 %~9.6%;

  (4)劳动生产率低,铁路运输仅为10.6%,沿海运输为1.5%,内河运输为7.5%。但劳动生产率高于民航运输,是民航运输的3倍;另外,由于汽车体积小,无法运输大件物料。不适合运输大宗、长途货物。道路建设占用大量土地。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面积大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因此,公路运输更适合内陆地区短途旅客和货物运输。因此,它可以与铁路、水路结合,为铁路、港口运输旅客和物资。它可以运载旅客和货物深入山区和边远农村。运输;从事远离铁路地区的干线运输。

  4。民航运输的优缺点

  民航运输的优点是:

  (1)运行速度快,通常在800~900公里/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了两地之间的距离;

  (2)机动性好,几乎可以飞越各种自然障碍物,到达其他交通工具难以到达的地方。

  缺点是:飞机成本高、能耗高、运输能力小、成本高、技术复杂。因此,只适合长途客运和小型、高值物资、生鲜产品、邮件等货物的运输。

  5。管道运输的优缺点

  管道运输是随着石油、天然气产量的增长而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陆上油气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近年来,输送固体物料的管道,如煤炭输送、精矿管道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管道运输的优点有:

   (1)运输量大。国外一条直径720毫米的煤炭管道一年可输送煤炭2000万吨,几乎相当于单线铁路的单程运输能力;

  (2)交通工程规模小,占地小。管道运输只需铺设管道、建设泵站即可。土石方量远小于铁路建设。并且在平原地区,大多埋在地下,不占用农田;

  (3)能耗低,是所有运输方式中最低的;

  (4)安全可靠、无污染、成本低;

  (5)不受天气影响,可全天候运输,交货可靠性高。

  (6)管道可走近路,运输距离短;

  (7)可实现封闭运输,损失较小。

  管道运输的缺点是:

  (1)专业性强,只能输送石油、天然气和固体浆体(如煤炭等),但在其占据的领域有固定可靠的市场;

   (2)管道起始输送量与最大输送量相差较小。因此,在油田开发初期,难以采用管道运输时,必须采用公路、铁路、水陆运输作为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