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海洋真菌分离培养基(海洋真菌分离培养基有哪些)

1. 海洋真菌分离培养基有哪些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简称PDA,用于培养真菌 麦芽汁培养基,用于培养酵母菌和丝状真菌 马丁氏培养基,用于筛选土壤真菌 饴糖培养基、酵母菌富集培养基,用于培养酵母菌 大部分情况下,实验室都有PDA培养基,除非是要培养一些特定的菌种

2. 海洋真菌感染如何处理

两个,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

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包括有众多的要素。这些要素主要有6类:①自养生物,为生产者,主要是具有绿色素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包括浮游藻类、底栖藻类和海洋种子植物;还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②异养生物,为消费者,包括各类海洋动物。③分解者,包括海洋细菌和海洋真菌。④有机碎屑物质,包括生物死亡后分解成的有机碎屑和陆地输入的有机碎屑等,以及大量溶解有机物和其聚集物。⑤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物质,如碳、氮、硫、磷、二氧化碳、水等。⑥水文物理状况,如温度、海流等。

3. 海洋真菌的生态作用

海洋微生物主要包括三大类,即原核微生物(如细菌)、真核微生物(如真菌、藻类和原虫)和无细胞生物(如病毒),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广,种类多。凭借其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和遗传适应性,它们能够在许多极端环境中得以生存,并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不得不令人类对它们刮目相看。

4. 海洋真菌有哪些特点

海的分解者是海洋细菌和海洋真菌

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包括众多要素。

这些要素主要有6类

1.养生物,为生产者,主要是具有叶绿素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包括浮游藻类、底栖藻类和海洋种子植物,还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2.异养生物,为消费者,包括各类海洋动物。

3.分解者,包括海洋细菌和海洋真菌。

4.有机碎屑物质,包括生物死亡后分解成的有机碎屑和陆地输入的有机碎屑等,以及大量溶解有机物和其聚集物。

5.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物质,如碳、氮、硫、二氧化碳、水等。

6.水文物理状况,如温度、海流等。

5. 海洋真菌分离培养基有哪些方法

菌种在分离、保藏和生产过程中,极易遭致杂菌污染,因此必须对染有杂菌的菌种进行提纯,方能用于生产。根据污染的类型和程度,需采用不同的纯化措施。

(1)排除细菌或酵母菌污染

在菌种培养中,用肉眼仔细观察培养基表面,不难发现被细菌或酵母菌污染的分离物常出现黏稠状的菌落。取被纯化物接种在无冷凝水、硬度较高(琼脂用量2.3%~2.5%)的斜面上,再降低培养温度至15~20℃,利用某些大型真菌在较低的温度下,菌丝生长速度比细菌蔓延速度快的特点,用尖细的接种针切割菌丝的前端,转接到新的试管斜面培养基中培养,连续2~3次就能获得所要的纯菌丝。也可打破试管,挑取内部长有基内菌丝的琼脂块,移入无冷凝水的培养基上,该法适于被好气性细菌污染的母种。

(2)排除霉菌污染

霉菌和细菌不同,它和食用菌菌丝很相似,也有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分离的方法主要是抑制杂菌生长,拉大食用菌菌丝生长和杂菌菌丝生长的范围差,从食用菌菌落前端切割,移植入新培养基。杂菌发现越早,分离的成功率越大。严格地说,在斜面培养基上的非接种部位发现的白色菌丝,应认为是杂菌菌落,应马上提纯。若有色孢子已出现,一方面易使分生孢子飘散,另一方面其基内菌丝早已蔓延,可能和食用菌菌丝混生一起。如霉菌刚出现孢子且尚未成熟、变色,则可采用前端菌丝切割法提纯。转管时先将菌丝接种在斜面尖端,当长满斜面后,及时将原接种点连同培养基一起挖掉;如霉菌菌落颜色已深,说明孢子已成熟,稍一振动孢子就会飘满培养基,若再行上法意义不大。如菌丝蔓延范围较大,可将0.2%升汞溶液或1%多菌灵处理过的湿滤纸块覆盖在霉菌的菌落上,可抑制霉菌生长,防止孢子扩散,后用灭菌接种铲将表层铲掉,随之用接种针钩取基内菌丝移入新的培养基,如此2~3次。

(3)限制培养

取直径7~10毫米、高4~6毫米的玻璃环或不锈钢环,经酒精灯火焰灼烧后趁热放到斜面培养基中央,将环的一半嵌入培养基内,然后将染有细菌的接种块放入环内进行培养。细菌生长会被限制在环内,而食用菌菌丝则可越过环而长到环外的培养基上,转管后即可得到纯化。

(4)覆盖培养

在污染了细菌的食用菌菌丝斜面上倾注一层厚约2毫米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当食用菌菌丝透过培养基形成新的菌落时,即可切割转管。最好进行二次覆盖。

(5)基质菌丝纯化培养

对棉塞长有霉菌的试管斜面,可将试管打碎,取出培养基,用0.1%升汞浸泡2分钟,用无菌水淋洗,再用无菌滤纸吸干。取一段2厘米的培养基从中部切开,在断面上用无菌刀片切成米粒大小的块,移入新的斜面上进行培养。

(6)药物处理

菌种提纯时,可向培养基中注入选择性强的抗菌制剂,如加入 5~10毫克/升的多菌灵(MBC)、涕必灵(TBZ)或托布津等,可有效地防止菌霉混生;在每毫升培养基中加入30~40毫克链霉素、20~30毫克四环素、金霉素,或50毫克高锰酸钾,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菌混生;加入灰黄霉素(20单位/毫升),可抑制真菌生长。

(7)破碎菌丝

从试管中取出已污染的培养基,放在0.1%升汞水中处理2分钟,用无菌水冲洗,无菌纸吸干,再放入有玻璃珠的无菌水内,经组织破碎,稀释后注入平板培养,取其单个菌落纯化培养。

6. 比较海洋细菌和海洋真菌的分布特点

细菌,真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首先 细菌,真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动物细胞没有其次 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真菌、动 植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 再次 细胞器的区别 : 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真菌比植物少了叶绿体 动物与植物相比 有中心体 无叶绿体、液泡 当然以上所说只是大多数情况 初中的话足够

7. 海洋真菌分离培养基有哪些种类

1、液体沙氏培养基(liquid sabourand medium,SDB)货号:L8300主要成分:蛋白胨(10g/L),葡萄糖(40g/L)用途:用于真菌、酵母菌增菌(GB标准)。

2、沙氏琼脂培养基(sabourand’s agar medium,SDA),又称为沙堡弱培养基货号:S9710主要成分:蛋白胨(10g/L),葡萄糖(40g/L),琼脂(20g/L)

3、改良马丁培养基(martin broth modified)货号:M8810成分:蛋白胨(5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镁(0.5g/L)。酵母浸出粉(2g/L),葡萄糖(20g/L)。用途:主要运用于血液、胸、腹水等标本中真菌生长的液体培养基,检测标本中是否有真菌存在,从而可以判断组织中是否被真菌感染。

4、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货号:P8930成分:马铃薯粉(6g/L),葡萄糖(20g/L),琼脂(20g/L)用途:此培养基是培养真菌较好的培养基,同时也是鉴定真菌较好的培养基之一,鉴定皮肤癣菌一般不用此培养基。

5、马铃薯葡萄糖肉汤(potato dextrose broth PDB)货号:P9240用途:用于霉菌、酵母菌的计数(GB标准)

6、麦芽提取物(malt extract,BD)货号:M8130用途:用于霉菌、酵母菌培养基的配制

7、玉米粉琼脂(corn meal medium)货号:C9270成分:玉米浸粉(7g/L),琼脂(15g/L)用途:用于真菌的培养鉴定。8、孟加拉红培养基(rose Bengal medium)货号:R8200成分:蛋白胨(5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镁(0.5g/L),琼脂(20g/L),葡萄糖(10g/L),孟加拉红(0.033g/L),氯霉素(0.1g/L)。用途:用于霉菌、酵母菌的总数测定(GB标准)

9、高盐察氏培养基(salt czapek dox agar medium)货号:S9690成分:硝酸钠(2g/L),磷酸氢二钾(1g/L),硫酸镁(0.5g/L),氯化钾(0.5g/L),硫酸亚铁(0.01g/L),蔗糖(30g/L),氯化钠(60g/L),琼脂(20g/L)。用途:用于霉菌的分离

8. 海洋细菌的分离和培养

海洋微生物是以海洋水体为正常栖居环境的一切微生物。但由于学科传统及研究方法的不同,本文不介绍单细胞藻类,而只讨论细菌、真菌及噬菌体等狭义微生物学的对象。

海洋细菌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海洋细菌分布广、数量多,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海洋中细菌数量分布的规律是:近海区的细菌密度较大洋大,内湾与河口内密度尤大;表层水和水底泥界面处细菌密度较深层水大,一般底泥中较海水中大;不同类型的底质间细菌密度差异悬殊,一般泥土中高于沙土。

大洋海水中细菌密度较小,每毫升海水中有时分离不出1个细菌菌落,因此必须采用薄膜过滤法:将一定体积的海水样品用孔径0.2微米的薄膜过滤,使样品中的细菌聚集在薄膜上,再采用直接显微计数法或培养法计数。

大洋海水中细菌密度一般为每40毫升几个至几十个。

9. 海洋真菌分类

森林、海洋、湿地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地球之肾”、森林是“地球之肺”。

一、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与环境之间、森林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并产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统一体系。可分为天然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有以下特征:

生物种类丰富,层次结构较多,食物链较复杂,光合生产率较高,所以生物生产能力也较高。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的功能。

二、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属于水域生态系统。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

三、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包括有众多的要素。这些要素主要有6类:①自养生物,为生产者,主要是具有绿色素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包括浮游藻类、底栖藻类和海洋种子植物;还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②异养生物,为消费者,包括各类海洋动物。③分解者,包括海洋细菌和海洋真菌。④有机碎屑物质,包括生物死亡后分解成的有机碎屑和陆地输入的有机碎屑等,以及大量溶解有机物和其聚集物。⑤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物质,如碳、氮、硫、磷、二氧化碳、水等。⑥水文物理状况,如温度、海流等。

10. 海洋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目前,海洋微生物天然活性物质的开发应用已取得了很多成果。且主要体现在海洋药物的开发应用,例如已经从海洋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体内分离到多种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物质,包括毒素、抗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等,并着手于这些物质的工业化生产。

但是,海洋微生物天然活性物质结构复杂多样,有效成分含量低和生产提取成本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洋微 生物天然活性物质生产的工业化进程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