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发动机冷却液作用及更换流程 发动机冷却液的作用及更换流程详解

发动机冷却液是发动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液体之一,它主要的作用是帮助维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冷却液从发动机中吸收热量,经过散热器散热后再回到发动机中循环,以此不断地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如果冷却液不足或者质量不好,会导致发动机过热,甚至损坏发动机内部的零部件。

那么,如何更换发动机冷却液呢?首先,需要确定使用的冷却液种类和更换周期。一般来说,不同的汽车品牌和车型使用的冷却液种类都不相同,所以需要根据车辆的用户手册或者询问专业技师来确定使用何种冷却液。更换周期也会根据不同的车型而有所不同,一般在2-3年或者行驶10-20万公里左右需要更换。

具体的更换流程如下:

1. 将发动机冷却液放空:首先需要打开冷却液放油口,将冷却液放空。

2. 清洗冷却系统:将清洁剂加入到冷却液中,然后开动发动机,让冷却液循环10-15分钟,最后将冷却液放空。

3. 冲洗:使用清水冲洗冷却系统,直到清水从排水口流出为止。

4. 加入新的冷却液:将正确种类的冷却液倒入冷却液箱中,直到冷却液达到规定的液位。

5. 排气泡:启动发动机,让冷却液循环,排出空气泡。

6. 检查:检查冷却液液位是否正常,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有漏水现象。

总之,发动机冷却液是发动机正常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换发动机冷却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使用的冷却液种类和更换周期、正确的更换流程、及时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有漏水现象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