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网(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官网)

1.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官网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是国企。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项目是由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兴建,于2009年08月2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于亚。经营范围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研究、试验;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制造、销售和修理海洋工程装备及海上石油钻采设备、平台、模块、辅助船、分段及大型钢结构产品;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咨询、项目管理、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会展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销售;货物或技术进出口等。

2.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院

是国企,中国舰船研究院又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是专门从事舰船研究、设计、开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军品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开发中心;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系统集成及系统工程管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研究。

3. 中国船舶工业研究院

中船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不是国企。

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16日,是由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控股,包括中船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九家国际知名企事业单位共同参股组建的股份制企业,注册资金6800万元人民币。

公司具有集团级企业集团,顶层研发设计优势,拥有世界先进的船舶总体、性能、结构开发、设计软件,生产设计系统软件,技术力量雄厚,具备大型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化学品船、多用途船等多种船型以及海洋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等研究、开发、设计能力。

公司主要从事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研究、开发与设计,报价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

4.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官网招聘

2015年12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联合其下属10家成员单位共同出资,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注册成立了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经过长达5年的建设,占地面积29329㎡(44亩)、建筑面积49401平方米,高度99米,总投资约2.52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2.5亿元。

这是中船重工直属的第一家海洋装备研究院,体现了中船重工在青岛海洋装备领域的重要布局。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船舶集团。随着中国船舶集团的横空出世,海装院的名称和功能定位也发生了变化。原定的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改为“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成为中船集团在青岛的研发中心、办公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成果展示中心。

5. 中国海洋船舶研究所

简介: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898年,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重工股份公司控股,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建造船舶产品最齐全的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并形成了造船、军工、海洋工程、重工、修拆船五大产业。建国以来,共建造各种船舶3000余艘,并创造中国造船70个“第一”。中国第一艘万吨轮、中国第一艘两万四千吨油船、中国第一艘导弹驱逐舰、中国第一艘出口船、中国第一艘VLCC、中国第一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第一艘航空母舰等都由大船集团建造。 大船集团占地面积512万平方米,建有船坞10座、船台9座; 岸线14公里,码头10公里;45吨以上吊车110台,最大起重能力900吨;叁个造船主场区分别建有钢材加工处理线、平面分段流水线及装焊间、涂装间;10条生产线可满足从1万吨到50万吨各种船舶建造;环场区周边的钢材加工配送、分段制作、舾装和模块单元制作、管件加工、舱口盖制作、上层建筑制作、轴舵制作安装、船用吊机、物流配送九大专业化配套基地,支撑高效现代化总装造船。 列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研发设计团队,可按各国船级社规范、国际公约标准设计船舶、海洋工程和钢结构物,为五大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引进并二次开发的TRIBON M3、CADDS5等设计软件,可供详细设计、生产设计使用。致力于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目前已成功研发一万叁千箱集装箱船、LNG船、叁十万吨级深水FPSO,5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新产品。

6.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所

七字开头的研究所是船舶重工下属的研究所,代号是根据成立的时间编制的,比如说七一三所1964年在郑州创立,七一八所在1966年在邯郸创立。根据日常习惯把研究所省略,直接称代号七一八。

邯郸中船重工718所(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先后为用户提供了450多种先进可靠的装备及产品,陆续建立了中国船舶工业化学物质检测中心、中国船舶工业化学计量测试检定站,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

7. 中国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

“凯桂”号轮由广州广船国际建造,是全国最大原油轮,该船全船长333米,宽60米,甲板面积有4个足球场大,甲板面还设有直升机升降平台,主甲板面积与“辽宁”号航空母舰相当,但甲板长度比“辽宁”号航空母舰(辽宁舰:长307米,宽70米)还要长,满载排水量是“辽宁”号航空母舰的7倍。

[1]

2014年11月5日,交付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即将开启她的处女航。这艘船载重量达到32万吨,长度超过辽宁舰26米,宽度比辽宁舰窄10米,满载排水量是辽宁舰的7倍。它绕地球赤道一圈也不用中途加油。“凯桂”号轮由广船国际、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研发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凯桂”号轮的上层建筑高7层,船总高度70多米,相当于23层大厦的高度。型深30.5米,设计吃水20.5米,货舱深达27米,货舱容积不少于360000立方米,装载量相当于150列40节的火车。该船航速为16.7节(31公里/小时),续航力约22000海里(4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中途也不用再加油。

8.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研究所

中船重工707所是保密单位。

七O七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地处天津,成立于1961年。在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以攀登导航和操艇技术高峰为目标,以提供先进设备装备部队为己任,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创造了一项项新成果,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9.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714所是事业单位。

北京714所即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始建于1963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地区,是我国船舶工业的综合性科技信息研究机构,是国防船舶技术基础骨干单位。

北京715所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50余项,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七一四所始终坚持聚焦主责主业,聚力兴装强军,坚守国防科技信息研究主阵地,切实履行服务海军装备发展和支撑顶层管理决策的使命职责。业务方向涉及国防科技信息研究、船舶与海洋产业经济研究、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研究、国际海事与标准化研究、数字媒体制作、国防战略研究、系统工程研究、第三方评估与服务、科技文化产业和信息化产业等。 

10. 中国船舶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官网首页

公司简介

国家海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的国内唯一综合性海洋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青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检集团公司)作为项目建设运营主体,是青岛市政府批准组建的国有独资企业,于2014年1月注册成立,位于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海检集团公司初期建设6个实验室,分别为材料分析、环境与可靠性、电磁兼容、海洋电缆、水下设备、海洋电器实验室,经营范围主要是:检测认证及围绕其开展的研发、制造、咨询、资产管理等。海检集团公司成立至今,针对海洋设备产业,不断完善强化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蓝色、高端、新兴”的海洋船舶和海工装备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助力蓝色经济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