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货轮出海,船员是否会经常捕捞一些海鱼改善船上伙食?

货船出海,船员还整了个经常捕捞?

首先确定一下,捕捞一词不适用这里所说的货船,捕捞一词适用于专门从事海上捕捞作业的渔船。问答的初衷应该是船员经常垂钓吧。

海上货物运输船舶,俗称货船或货轮。普通货船经济航速一般情况下为10-12浬/时,一般集装箱船航速略微高一些,但近些年一些高速集装箱班轮的航速基本达到27浬/时,个别甚至达到或超过30浬/时。

而专门从事海上捕捞作业的渔船,这里所指的是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拖网式捕捞渔船。拖网渔船在正常航行情况下航速为10-12浬/时,但在拖网捕捞作业时,航速基本保持在3-5浬/时。

从以上货船和渔船的基本航速情况看,显然是船舶只有在低速航行情况下,才能进行捕捞作业。不论是货船和渔船,如果航速大于5浬/时,基本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垂钓就不同了,由于受航行工作等诸多影响,基本不可能进行垂钓。但机会还是有的,不要说船员各司其职休息什么的,工作没那么紧张(国轮与外籍船员管理的船要求不一样),只要你有时间,完全可以享受一下垂钓但乐趣。

想垂钓,船舶航行期间肯定不行,但船舶锚泊时,或计划性漂航时,或靠码头停泊时(对于远洋船舶不赞成此方法)。

船舶锚泊时,绝好垂钓的最佳时机。赶上合适的地方和潮汐,半天钓个十来斤都数正常。记得在前苏联时期的纳霍德卡湾,船舶抛锚等待泊位近半个月,结果船上几个鱼霸每天都能钓上几十斤牙片鱼或零零碎碎的其他种类鱼。

计划性漂航时,长航线航行,由于风流影响,船舶预计到港时间提前一至两天,水深船舶无法抛锚,会选择在周边水域宽阔无障碍的位置停伡漂航一段时间,除保证正常工作以外,一般情况下船员都会参加这种类型的垂钓。特别是在南太平洋水域,以钓鲨鱼为主,钓钩是用细钢筋加工的,钓线是拇指粗的缆绳,不用鱼饵直接咬钩,麻烦的是拖进安全网用吊车才行。大钩钓大鱼,小钩钓小鱼,现场收拾内脏直接下海,同时又引来更多的鱼。但澳洲大堡礁周边是万万不可垂钓的。

靠码头停泊时,这种在岸垂钓方法对于远洋船舶或垂钓者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国内近些年放松这方面管理,国轮相对好一些,但依然会被海事主管机关处理。老船员基本都知道,在亚欧发达国家或地区海洋保护法律极其严格,日本、韩国、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千万不要有垂钓的作为,一旦被抓现形或码头监控发现,当事人要面临刑事处罚和无上限的高额罚款,哪怕是退潮后在海滩上拾到的贝类海产品。

至于远洋船舶的船员日常饮食的海鲜,基本都是冻品,可选择在某一个伙食供应价格相对便宜的港口进行购买补给,属于集体行为。捕捞不存在,但垂钓这样的方法是个人行为,一是可以自行改善一下,终归新鲜的比冻品好;二是调解一下枯燥的海上生活,算是个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