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甲午战争中日本损失了多少艘军舰?日军全军出动了吗?

如果您对1898-1894年中日战争历史有疑问,只需询问海外研究院,陈越将为您解答。

如果问题中的“中日甲午战争”特指1894年9月17日爆发的黄海海战,从实力上来说,日本海军出动了全部精锐战舰这场战斗,但从总体人数来看,并不是一次全面的军事部署。

黄海海战,日本海军有11艘军舰参战(其中“西京丸”号是临时征用的商船,不是军舰)。当时日本海军的军舰总数为31艘,因此参加黄海海战的军舰数量大致占了日本军舰总数(不包括鱼雷艇)的三分之一。日本残存的军舰有少量在日本境内,大部分集中在朝鲜西海岸大同江口,配合日本第一军进攻平壤。

以下是1898年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海军全部31艘军舰的状况,其中加粗的军舰是参加黄海海战的军舰:

铁甲舰“扶桑”号,3777吨,1878年建造

铁甲舰“金刚”,2250吨,1878年建造

铁甲舰“比睿”号,2250吨,1878年建造

破烂巡洋舰“筑紫”,1350吨,1881年建造

圆顶巡洋舰“浪速”,3709吨,1886年建造

穹顶装甲巡洋舰“高千穗号”,3709吨,1886年建造

穹顶装甲巡洋舰“高雄”号,1770吨,1889年建造

装甲巡洋舰“千代田”号,2439吨,1891年建造

圆顶巡洋舰“严岛号”,4278吨,1891年建造

穹顶装甲巡洋舰“松岛号”,4278吨,1892年建造

圆顶巡洋舰“吉野号”,4225吨,1894年建造

穹顶装甲巡洋舰“桥立”号,4278吨,1894年建造

穹顶装甲巡洋舰“秋津号”,3172吨,1894年建造

炮艇“筑波”,1978吨,1871年建造

“凤翔”号炮艇,321吨,1870年建造

炮艇“天城”,926吨,1878年建造

炮舰“磐城”号,667吨,1880年建造

“海门”号炮舰,1381吨,1884年建造

“天龙”号炮艇,1547吨,1885年建造

炮舰“胜木”号,1502吨,1887年建造

炮舰“大和号”,1502吨,1887年建造

炮艇“武藏”号,1502吨,1887年建造

炮艇“Chomi”,622吨,1888年建造

炮艇“玛雅”,622吨,1888年建造

炮艇“爱宕”,622吨,1889年建造

炮舰“赤城”号,622吨,1890年建造

炮艇“大岛”,640吨,1892年建造

炮艇/情报船“八重山”号,1609吨,1890年建造

训练舰“立山”号,542吨,1880年建造

“满珠”号训练船,877吨,1888年建造

“甘珠”号练习舰,877吨,1888年建造

参加黄海海战的日本海军12艘军舰没有遭受沉没损失。最严重的损失是严重损坏。 “松岛”号、“比睿”号、“赤城”号、“西京丸”号共计4艘军舰遭受重创,战后被迫退役。返回日本本土进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