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化学品船货舱设计压力(船舶压舱水处理)

1. 船舶压舱水处理

压舱水可以是海水,也可以是淡水。

压舱水是为了保持船舶平衡,而专门注入的水。压舱水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对没有装载适量货物的船舶。适量压舱水可保证船舶的螺旋桨吃水充分,将船舶尾波引发的船体震动降低到最低限度,并维持推进效率。

2. 船舶压舱水为什么更换

压载水公约》的核心管理要求是通过压载水置换达到D-1排放标准,或通过压载水处理达到D-2排放标准。

D-1标准:船舶应在航行途中采用逐一更换法、直流法或稀释法,使舱内压载水的更换率至少达到压载水体积的95%。D-1标准要求船舶在距陆地至少200海里、水深至少200米处海域置换压载水;实在不可行时,应尽可能远离陆地并在所有情况下距陆地至少50海里、水深至少200米处,或在港口国指定的海域更换压载水。按照《压载水公约》的规定,港口国不应要求船舶为更换压载水而偏离其预定航线或推迟航程。

D-2标准:船舶需要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船舶利用压载水管理系统,在压载水加载时、在压载舱内或在压载水排放前对压载水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使排放的压载水中所含的存活生物数量、指标微生物等符合规定要求。

压载水系统主要总类

由于压载水系统是最近几年发展的防污染设备,当前研究和生产的厂家众多,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压载水系统将会得到飞速发展。现有的系统有如下几种。

(一) 机械处理法(过滤/离心分离)

(二) 物理处理方法(紫外线杀菌(UV)/加热处理法)

(三) 化学处理方法(电解(Electrolysis)/化学药品(chemical)/臭氧(Ozone)

(四) 组合处理方法

(五) 外部处理法

压载水置换的方法

船舶根据公约B-4按照D-1的标准排放压载水,应充分考虑恶劣天气、船舶设计或应力、设备失灵或任何其它异常状况,压载水置换会威胁船舶的安全或稳性、其船员或乘客等因素。保证压载水置换率不少于95%,以下三种方法通常被用来实现压载水置换率不少于95%的要求。

(一) 溢流法(Flow-through method)

溢流法是将公海里新的海水从压载水舱的下部注入水舱,原水舱内的水从空气管中溢流,为了保证压载水置换率不少于95%,注入新海水的体积应至少为水舱容积的3倍。在置换时要考虑压载水泵的排量和空气管的尺寸。

(二) 逐舱置换法(Sequential method)

逐舱置换法是将压载水舱内的原压载水全部排出,在将公海内新的海水注入水舱。这种置换法可以彻底将压载水置换成公海的水,但置换时应充分考虑船舶的气象、海况、稳性和船舶结构等。

(三) 稀释法(Dilution method)

稀释法是将公海的新海水从水舱上部注入水舱,原压载水通过重力,从下部自由排出舷外,为了保证压载水置换率不少于95%,注入新海水的体积应至少为水舱容积的3倍。这种方法应考虑水泵排量和水舱下部排放速率。

3. 船舶压舱水处理设备

船舶在空载时,会在压载水舱注水,降低重心保证航行安全。靠码头后需排空压载水舱的水,而且要尽量排空。由于压载水泵排量比较大,在排放到最后的时候吸入空气,导致还有部分水无法排出,这时候需要在压载水泵吸口处引入部分舷外水,帮助压载水泵将剩余的压载水排出,这个动作在船上叫引水。

4. 压舱水怎么处理

船舶的压载水舱是放置压载水的船舱,用于提高船舶的稳性,所谓“压载”是指用于增加稳定性的重物。装载压载水的船舱就是压载水舱。 现在船舶的压载水舱一般有:艏尖舱(Fore peak tank)、艉尖舱(Aft peak tank)、左右顶边舱(Top side tank)、左右双层底舱(Double bottom tank)等。近年来由于船舶采用双底双壳的结构,增加了边水舱(Side tank)。 有的船舶设计把边水舱上下隔开,上面并入顶边舱,下面并入双层底舱。 双层底及首、尾尖舱都可作压载水舱,其压载系统能灌能排。

一般杂货船的压载水泵能在6~8h内将全船的所有压载水舱灌满或排空。它的排量要比舱底泵大得多。若破损使双层底舱与货舱连通,则可使用压载系统进行排水。

5. 船舶压载水处理

船舶压载水排放首先是船在到港后首先得书面向当地港口海事部门申请,得到批复或口头许可后,船長在接到代理通知后(最好书面的许可证书)方可通知大付立即排放压载水在排放中特别是上边仓在排放中不到喷到码头上,(特别是冬季,如果浅到码头上易结冰属船方责任)

6. 船舶压舱水处理工艺

船舶舱底水来自大海的海水又称压舱水。例如2万吨的货轮满载时因吃水线深而能平稳航行,如果空载或载货较少轮船的吃水线就较浅不利于轮船正常航行,压舱水的作用就突显出来。

根椐货物的重量体积科学的计算出压舱水的吨位,抽海水补充压舱水或排出压舱水以增加货轮的稳定性。

7. 船舶压仓水

压舱水是为了保持船舶平衡,而专门注入的水。压舱水是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对没有装载适量货物的船舶。适量压舱水可保证船舶的螺旋桨吃水充分,将船舶尾波引发的船体震动降低到最低限度,并维持推进效率。

5000吨位的船,那么它的排水量就应该是5000立方米,因为水的比重是1T/立方米,它的大小就相当于5000立方米水体积这么大。

如某容器长50m,宽10m,高10m,那么此容器的体积就是5000立方米,装满水的重量就是5000T。

8. 船舶货舱如何压水

一般都有放行李的货仓,但是由于客舱保压货仓不保压,所以不相连,一般没门。

9. 船舶压载水舱

排空法:排空法又称为逐一更换法。指将船舶压载水用泵排放干净,清洗船舶舱底的沉积物,然后注入洁净深海海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比较彻底地对压载水进行有效置换,三种置换方法中置换最为彻底的一种,并且完成压载水置换的时间也比较短。该法的缺点是:由于排放压载水能够改变船舶的吃水差以及船舶的稳性,对船舶的固有剪力和弯矩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每个压载舱不能太大,这就会增加压载水舱的数量。排空的过程中,要进行细的计划和监控维持船舶的稳定性和吃水差。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行,不适宜采用排空法

溢流法:溢流法又称为注入顶出法。从压载舱底部泵入清洁深海海水,使原来压载水通过溢流孔从顶部排出的方法。该法的优点是:不改变船舶的稳定性和吃水差,对船舶局部强度影响不大,不会产生货物移动位置的不良后果;使用该方法时,不需要进行周密的计算,船员的操作较简单;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也可进行操作;对船舶的压载水管系不用作大的修改。该法的缺点是:置换过程中泵和管系的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对管系的破坏;置换过程中压载舱压力增大同样也存在着危险;采用这种方法的船舶顶部要设计溢流的端口。

目前,溢流法是在船舶上应用的最普及的一种压载水置换方法

稀释法:稀释法是通过管路的设计,将清洁的海水从压载舱顶部注入同时从底部排出的法。稀释法因涉及船舶设备、管路的改进或添置,因此仅仅在新船上使用。

过滤法:过滤法可直接滤去外来生物。通过选择合适网目的滤网,可以去除不同的生物群。一般来说,50um滤网可滤掉浮游生物,20um的滤网能滤去大部分浮游藻类。但是压载水中含有大量的絮状物,容易堵塞滤网,因此对滤网要进行反复冲洗,比较耗能和浪费时间。因此过滤法通常用于压载水的预处理。

超声波法:超声波可以在局部产生数百度的高温和数百大气压的高压,从而将海生物杀死并粉碎。超声波功率在水体中的空化效应所产生的高压、冲击波、声流和剪切力能够有效地破坏藻类的细胞结构,抑制叶绿素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