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盐城观海》诗中写到的景物有什么?

1、全诗实景描写在前四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具体包括:

碣石山、平静的海水、小岛、岛上林木,岛上花草、风吹涌起的海浪。

实景的特点:

是由近及远,由静到动。这样的描写特点,更好的突出了全诗后四句中诗人无穷的想象力,带给读者更加震撼的思想冲击。

2、全诗虚景描写在后两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具体包括:日月和星辰。

虚景的特点是波涛汹涌、吞吐日月。

3、全诗写景之中,能够让诗人情感真正得以喷发的正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象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象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观沧海》中的沧海在在哪里?

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亦指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

东海属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

东海县为“百库之县”,共兴建大中小型水库63座,总库容为8.9亿立方米,其中石梁河水库和安峰山水库分别为全省第一和第四大水库。

东海具体位置指中国大陆以东、日本九州以西、黄海以南、台湾以北的海域,包括黄海、朝鲜海峡。东海位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岛、日本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并经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连,濒临中国的沪、浙、闽、台4省市。

面积77万多平方公里。多为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盐度为31-32‰,东部为34‰。海水温度平均9.2℃。冬季南部水温在20℃以上。

世界著名渔场之一,产大黄鱼、小黄鱼、刀鱼、墨鱼等。整个海区介于北纬23°00′-33°10′,东经117°11′- 131°00′之间。东海北连黄海,东到琉球群岛,西接中国大陆,南临南海。

东海南北长约1300公里,东西宽约 740公里。东海海域面积7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最大水深2719米。

东海海水透明度较大,能见到水下二三十米。东海海域比较开阔,大陆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中国一半以上的岛屿分布在这里

前段时间,央视举办的诗词大赛在国人心中引发了阵阵涟漪。在吟诵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时,总有那么几句能勾起心中深深的乡愁,唤起最浓的乡情。那么,自古以来有多少描写盐城的诗词呢?这些诗词中最能代表盐城的是哪几首呢?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扬起诗词的风帆,共同去领略古人眼中的盐城风光。

为了找寻诗词歌赋中的古代盐城印记,记者可是花了点功夫。几经辗转,在盐都诗书画社,记者找到了几位长期研究盐城古诗词的专家。通过他们,那短短几行字,寥寥数语凝练而成的、有着盐城印记的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蕴涵其中的丰富哲理和醇厚美韵,也了解了许多历史的变迁、人物的风流韵事。

盐都诗书画社社长何玲龙:“大致上来说最多的一类是自然风光,第二个就是我们盐城人对牡丹花有特殊情结,第三是海盐文化。从历史书籍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但是,从诗词当中,我们更可以看到历史的人。”

盐城三代贤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在西溪任盐官时均钟爱牡丹,范仲淹曾创作绝句《西溪见牡丹》:“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明代的内阁大学士高b面对盐城几次陆海沉浮的壮丽情景,创作了《盐城观海》:“瓢城东望水漫漫,暇日登临眼界宽。万马挟兵开地脉,六鳌擎日上云端。”

盐都诗书画社社长何玲龙:“‘一至神功溟漠后’,所谓的‘神功’,指的是天地造化之功,形成了盐城这块神奇的地方,‘东流水性亦多疑’,所有的水一路向东流去,这里的‘多疑’不是疑惑,而是引起人的多方面的沉思和思考,看到到处的东西,一草一木一水,都能让人想起很多很多的事情,这是写的我们西乡水乡的景色。”

千百年来,盐阜大地上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咏叹的古诗不胜枚举。可惜的是,一直以来,这一块文化遗产宝藏鲜有人关注。专家们表示,现在能有这样的机会,重温、学习关于盐城的古诗词,有利于帮助现今的盐城人了解生养我们的这片故土的过去,了解盐阜大地的魅力,增进大家对家乡的认同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