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075的尾部升降机有什么特殊用途?会不会因此少一个直升机起降点?

先上图,▼这是075型两栖攻击舰下水之后的清晰照片,可以看到其舰尾位置空出来一个大洞,这个大洞就是它的尾部升降机。其主要用途是托举舰载机,负责舰载机从机库到甲板,从甲板到机库的调度。这张照片075的升降机还未安装,在旁边的舰体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升降机的运动轨道。075下水之后会进行长时间的栖装工作,会将一些重要设备安装上舰,这其中就包括升降机。升降机安装之后,这个空缺位置将会被补齐。

采用类似尾部舷内设计的还有法国西北风级

两栖攻击舰。▼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升降机也位于舰尾,同样是采用的舷内设计。当升降机放下,和机库处于同一平面时,它的就和没装升降机的075一样了,甲板上会出现一个大洞。从外观上看,这个大洞的确导致甲板面积减少,但其实并不会减少直升机起降点。直升机起降点的距离是非常讲究的,并不是随意布置几个就是几个。

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一共拥有6个直升机起降点▼,仔细观察每个起降点之间的位置可以发现:舰尾的升降机虽然占据了甲板一部分面积,但是甲板长度只有这么长,再往后面加一个起降点的话,直升机在这个点降落需要靠着甲板边缘。两栖攻击舰在海上航行时不是稳定不动的,遇到风浪时它会发生剧烈晃动,如果起降点之间距离不够,或者太过靠近甲板边缘,很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目前075还处于栖装阶段,甲板没有喷防滑涂层,也没有画标线,但是万能的网友根据它的体型和参数,画出了它的甲板标线,甚至配好了舰载机。▼这是075两栖登陆作战时的舰载机配备,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共有6个直升机起降点。而设置在尾部的升降机并没有对它的直升机起降造成任何影响,该是6个还是6个,不可能设置7个出来。这个甲板长度设置7个,第7个起降点直接一半到海里去了。

其实话又说回来,甲板上是寸土寸金,能够节省一寸是一寸,如果技术允许,还是舷外升降机更好。▼比如美国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就在甲板之外设置了两座升降机,升降机直接挂在船身侧舷,三面临海,不占用任何甲板面积。但就算是这样,仔细观察它的甲板可以发现,直通甲板的位置依然只有6个直升机起降点。再加上黄蜂级吨位较大,在停机位上也设置了两个直升机起降点,所以它比075还有西北风级多两个起降点,一共有8个!那么舷外升降机就没有一点优势吗?当然有!它的主要优势在于不占甲板面积,可以给甲板调度提供更大的裕度,设置更多的停机位,有利于提升舰载机的起降效率。但也面临一个安全问题,升降机三面临海,再加上海上风浪等不可抗拒因素,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舰载机滑落坠海的事故。同时只有一面受力,对升降机的结构设计还有材料强度都存在巨大考验,设计比较困难。总得来说,075就那么大,不可能可以再加一个起降点,设置舷内升降机也不会占去起降点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舷内升降机安全,适合刚刚开始两栖攻击舰建造和使用的我们。

两栖攻击舰作为现代新型海上作战的主力战舰之一,一直以来凭借其优秀的两栖综合作战实力而成功奠定了其仅次于航母的作战实力。两栖攻击舰虽然各国在设计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吨位的大小、动力系统和搭载的作战武器上的区别。但是单单从两栖攻击舰的舰体结构设计上来说主要还是分为两个门派的,就是以美国两栖攻击舰为首的舷外升降机和其他各国更善用的舷内升降机两种,像我国的075两栖攻击舰采用的就是位于尾部的半开放舷内升降机和舰岛附近的舷内升降机,那么这种舷内升降机相比舷外升降机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先解释一下舷外升降机和舷内升降机的不同点在哪?所谓的舷内升降机其实就和我们日常出行乘坐的电梯差不多,都是通过升降机四周的活动机构实现上下升降的,所以从结构上来说比较简单,而且因为舷内升降机位于舰体内部,就算是在高海况下也不会影响到舷内升降机的正常工作,所以结构简单和外部因素影响小是其优点。但是缺点同样不可忽视,第一点就是舷内升降机因为处于舰体内部,受限于军舰结构强度的要求,舷内升降机的尺寸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其一般情况下只能输送一些直升机等体积较小的航空器,对于大型的固定翼舰载机的适装性并不是很好,而且因为处于舰体内部,同时又是连接机库和主甲板之间的传输平台,所以一旦出故障的话那就那等于主甲板上会形成一个大洞从而影响正常调度。

而舷外式升降机也是由于其位于舰体外侧而得名,因为其处于舰体外侧,所以最大的优点就是所搭载输送的航空器尺寸基本不受限制,也可以说只要航空器的起落架能够保持在升降机甲板内那就可以输送;而且因为其位于舰体外侧,所以就算是出故障了也不会影响到主甲板的正常使用。而且因为不额外占据主甲板空间,所以也增加了主甲板的使用面积和起降点的布置不受升降机影响。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因为其位置面朝大海,所以在高海况下容易受到风浪的侵袭,而且在高海况下因为其位置的缘故也可能导致海浪涌进机库从而影响舰载机的安全。

像我国的075两栖攻击舰没有采用舷外升降机而采用舷内升降机并不是技术上的缺失,因为我国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就是舷外升降机,而且尺寸更大、性能要求也更高,所以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完全没有问题。而且从军舰的适航性要求来说,因为军舰在海上航行是会左右摇摆的,再加之两栖攻击舰因为搭载有船坞和两栖战车车库以及航空器的机库,其干舷要比一般的军舰高很多,所以对于军舰在航行时的摇摆要求就更高。而布置在舰体结构内部的舷内式升降机因为位置更靠近舰体中线位置,所以摇摆的幅度反而更小,毕竟075级两栖攻击舰以后的使用环境是我国东海这些风高浪急的海域,所以这也可能是075级两栖攻击舰选择舷内式升降机的主要缘由之一。其次两栖攻击舰搭载的航空器种类也是决定其升降机位置的主要参考目标,因为我国短期内没有搭载像F35B这种垂直起降战机的计划,等于是说当下075并不会搭载垂直起降战机,毕竟位于舰艉的半开放式舷内升降机可是会直接影响到垂直起降战机的短距起降的。所以也就没有任何理由去采用更适合固定翼战机的舷外式升降机了。像美国的两栖攻击舰清一色的采用舷外式升降机是因为没有有搭载、AV-8B、F35B这类垂直起降战机和体积更大的CH47和CH53以及MV22这种重型直升机的需求,所以其必须采用舷外式升降机才能满足需求。但是并不是说我国的075采用舰艉的半开放式舷内升降机就不能搭载大型直升机了,因为从其结构来说,其朝向舰艉的一侧并没有任何空间上的限制,所以其还是具备对重型直升机输送的能力的。最后从075采用的舷内式升降机是否会对直升机起降点有影响来说,从已经下水的075首舰的直升机起降点来说,其数量达到了6个,相比国外其他两栖攻击舰来说并不少,而且位于舰艉的直升机起降点距离舰艉的半开放式舷内升降机还留有一定的空间,所以075采用的舷内升降机并不会对直升机的起降点产生影响。如果真的算升降机是否对起降点有影响的话,那美国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舰艏左右两侧还缩进去不少了,所以塔拉瓦级的一号起降点设计的比较靠后,但美国人还是这样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