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海洋有恐龙不(海洋世界恐龙)

1. 海洋世界恐龙

1、蛇颈龙

蛇颈龙居于水中十大恐龙首位,它生存于早白垩世上,分布于东半球,又名尼斯湖水怪,长达11~15米,仅头骨即占去约3.7米。外形像一条蛇穿过一个乌龟壳:头小,颈长,躯干像乌龟,尾巴短,头虽然偏小,但口很大,口内长有很多细长的锥形牙齿,捕鱼为生,四肢为适于划水的肉质鳍脚,能在水中往来自如,又能爬上岸来休息或产卵繁殖后代。它在海洋中主要以鱼、鱿鱼和蛤蜊、螃蟹等其他海底贝类,它也是海洋中的霸主之一。

2、滑齿龙

滑齿龙生存于侏罗纪后期约1亿7000万年前到1亿5500万年前,分布于欧洲(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身长6米,体重2吨,长颚里满部尖锐的牙齿,四个强壮的鳍状肢使它成为游泳健将。它们的头骨顶端有两个鼻腔,使得它在水中也能嗅到气味,这样滑齿龙就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现猎物行踪。除了要上浮呼吸外,滑齿龙一生都在水中度过。

3、海诺龙

海诺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分布于比利时。身长估计可达到14米.体重可达10吨,因为他的的嘴部非常细,咬合力极差,所以海诺龙几乎不会撕咬猎物,而常常直接活吞小动物。

4、达克龙

达克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分布于英格兰、法国、瑞士、德国、波兰、俄罗斯、阿根廷、以及墨西哥等地,另外在欧洲各地也发现达克龙的牙齿。约为4到5米长。牙齿呈锯齿状、侧向扁平,类似杀人鲸,头骨呈三角形,牙齿大、呈锯齿状、齿根深,咬合力大,身体呈流线型,提供了强大的水动力。配合它那有鳍的尾巴,使它游泳比现今鳄鱼更有效率它大部份时间都生活于海洋中。

5、克柔龙

克柔龙生存于一亿两千万年前(白垩纪早期),又名长头龙、克诺龙,身长达11米,颈骨只有12块,头部与鳄鱼相似,有4只强壮的脚蹼。鼻孔位于头顶上,可以在深水呼吸,嘴巴几乎与脑袋一样长,前肢扁平呈鱼鳍状,没有后肢,用来划水前进或控制前进方向,全身紧凑,利于快速游泳。

6、莫那龙

莫那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分布于新西兰的北岛,身长12米,头骨长度为178厘米。是沧龙科的一属,现发现的化石包含头骨、脊椎、肋骨、以及鳍,莫那龙是种非常大型的沧龙类。

7、薄片龙

薄片龙生存于8500万-6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分布于北美洲,身长高可达14米,体重可达7吨。有着和长颈不成比例的小脑袋,锋利的牙齿,和尖尖的尾巴,身体很薄。游泳时像海龟一样慢,超长的脖子,四个鳍状肢看起来就像划桨一样。终生住在水里,靠捕鱼为生。它们常去海床底部搜寻小鹅卵石吞食,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胃部研磨食物,而且还增加了压舱物以便游泳。

8、海王龙

海王龙生存于侏罗到白垩纪,又名瘤龙、节龙,体长约15-17米,体重在10吨左右,它们是游泳健将,四肢变成桨状的鳍脚,头较大,具有长而尖的嘴,嘴里长满尖利的牙齿,用长鼻子来定位猎物,猎物一旦进入它凶险的颌内就会被它整个儿吞下去。颈部极短,身体细长,表面覆盖有蜥蜴一样的鳞片。尤为突出的是,是它们有一条约占身体长度二分之一的长形桨状大尾,是快速游泳的强力推进器,短浆状肢体帮助控制方向。

9、上龙

上龙生存于大约2亿1.4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分布于英格兰、墨西哥、南美、澳大利亚等地,体长15米。颈较短,头较长,颌更加坚硬,长有弯刀般锋利的尖齿,一对鳍状肢和形如长鞭的尾巴帮助它在大海中乘风破浪。极善游泳,以乌贼、鱿鱼为食。它极为凶残,如果拿上龙的颅骨与鳄鱼的对比,就会了解到:上龙咬啮起来更厉害,其肌肉的横断面积的比鳄鱼大3、4倍。因此,它肌肉更强壮,颚部庞又大又有力。

10、鱼龙

鱼龙生存于1.5亿年前,分布于德国,身长可达23 m,体重数十吨,适合深潜,头两侧有一对大而圆的眼睛,眼睛直径大可达30厘米,还长着一种叫巩膜环的保护眼睛的结构,这说明鱼龙的视力很强,它的听力也比其他爬行动物好。可在光线暗淡的夜间或深海里生存。身体为流线型,皮肤裸露,很适于在水中游泳。

2. 恐龙时代的海洋世界

1、上龙

从外观上看起来,它似乎有些像远古鳄鱼,但事实上它们并没有什么相关性。它们的化石最初是在19世纪中叶在挪威被发现的。这种史前爬行动物的特点是短颈、头部较大,并且拥有宽阔的鳍状肢。

上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大约1.5亿至1.45亿年前。最大的上龙重大30吨,体长12米。最重要的是,它的咬合力比人们熟知的霸王龙还要厉害4倍。

2、克柔龙

克柔龙也属于上龙科,它的特征与上龙相似。它们的化石在澳大利亚和哥伦比亚都有被发现。有史以来发现过的最大的克柔龙从鼻子到尾巴长10米,重约12吨。这种海洋爬行类动物的牙齿并不会真的很致命,通常在7厘米左右,也并不算特别尖锐。但这不妨碍其称为彪悍的海洋掠食者,因为它可能拥有非常快速的速度,咬合力也很强。

3、幻龙

根据化石研究,幻龙可能属于上龙的亲戚,它虽然不是那么的庞大,长约4.5米,但它可能是最邪恶的海洋生物之一,因为它拥有相当尖细的牙齿。一些专家表示,幻龙可以将他们的长头侧向移动以捕捉游过身旁的鱼,有点像鳄鱼的样子。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爬行动物与现代海狮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幻龙有四条腿,可以像海狮那样行走,此外,它们不仅可以在海洋捕猎,还可以在岸上休息。专家仍然无法确定这种生物是通过下蛋还是直接生育的方式来繁殖的。

4、神河龙

神河龙属于蛇颈龙家族,生活在白垩纪晚期,大约在8500到7000万年前。神河龙的长度约为10.6米,但它们的颈部就超过了4.8米了。它们的体积相对较小,重约4吨。

它们的嘴里充满了锋利的锥形尖齿。它们无需咀嚼猎物,因为其腹中拥有200块小石头胃石,科学家推测它们会对消化起着作用。与此同时,一些科学家推测,它们通过这些石头让自己沉入海底,以寻找特点的鱼类。

5、薄板龙

薄板龙是蛇颈龙家族的另一个代表,这意味着这种海洋爬行类动物在一个非常长的脖子和一个大的鳍状肢体上有一个小头,帮助它在水中移动。这些生物在7600到7000万年前占领了北美洲的海域。

它的长度可以达到11.5米,而颈部就长约7米,它的脖子相当长,拥有76块骨头,在人类已知的其它物种当中,没有任何动物有这么多的椎骨。我们所熟知的长颈鹿其实也只有和人类一样多的椎骨。它们拥有这么长的脖子的原因,可能是为了用来收集海底的贝壳,有或者是帮助它们捕捉鱼和鱿鱼之类的猎物。它们的肚子里也有和神河龙一样的胃石,有一些甚至直径14厘米。

6、海霸龙

海霸龙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海洋之王”,这个名字背后有一个贴切的原因。 蛇颈龙家族的这些代表可以说是巨大的捕食者,其身长可以达到12米长。就像4层楼建筑一样大。它们的四肢长度可达2米,这使得它们可以以惊人的效率在水中爬行。它的颈部有62块椎骨,长6米(约体型一半)。与整个身体相比,它的头部也相对较小,只有73厘米,而牙齿约2厘米长。同样的,其胃里也有帮助消化的胃石。

7、海王龙

海王龙属于沧龙家族。它在大约8500到8000万年前主导了北美的浅海。这是一个巨大的捕食者,最大的代表长达13米。它的头部非常强壮,可以用来撞击和击晕猎物。而脚部还拥有敏捷的脚蹼。

作为食肉动物,海王龙不仅会吃鱼类、海龟和小鲨鱼,甚至还会吃其它一些类型的沧龙、蛇颈龙和一些不会飞的鸟类。总之它是相当残暴和厉害的。

8、秀尼鱼龙

大约2.15亿年前,秀尼鱼龙在三叠纪晚期生活在我们的星球上。这种生物的遗骸最初于1920年在美国内华达州发现,距离肖肖尼山脉不远。

这种史前爬行动物的外形好似一只巨大的胖海豚。它长约15米,重约30吨。关于这种生物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知识,那就是它没有牙齿。研究人员发现,秀尼鱼龙的宝宝出生时是有牙齿的,但是当它们成熟时牙齿就会掉落。为此,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它们在成年以后因为自身的庞大而无需牙齿。

9、沧龙

沧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巨大捕食者,在大约6600万年前占据了全世界的海洋。根据化石证据,一些标本的长度可能超过15米。这一证据使得沧龙成为当时最大的海洋肉食性动物。

它恐怖的地方在于,其鳄鱼般的头部,拥有相当多尖锐的牙齿。

10、萨斯特鱼龙

萨斯特鱼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海洋爬行类动物。这些掠食者生活在大约2.1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它们可以长到大约21米,重量超过75吨。如果将这个生物垂直立起来,差不多有7层楼高。但除此之外,萨斯特鱼龙的身材其实是很苗条的,它的胸腔只有2米宽。

3. 海洋世界恐龙世界动物世界热带雨林

在刚果的乌班吉河和桑加河流域之间有一个泰莱湖,在湖的周围有大片的热带雨林和沼泽,几个世纪以来当地土著部落之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闻,在泰莱湖中生存着一种叫做“莫凯朗邦贝”的巨型动物,据说它的体型有四只大象那么大,蛇头、大宽背、长尾,爪印长达90cm,步幅2.4米以上!

根据这个描述和这个名词的含义(莫凯朗邦贝是虹的意思),将之和历史上存在过的物种相对照,六千五百万年前的恐龙自然第一个印入脑海!

这种传说中的动物真的是恐龙吗?

当地土著描述这种巨兽只吃植物,身体颜色为红褐色!它的胆子很小,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进入湖中!根据描述来看,跟中生代存在过的犀脚类植食性恐龙非常相似,因此这引起了古生物学家极大的兴趣,毕竟古生物界都认为恐龙早已灭绝,而现在刚果盆地居然发现了一种和史前恐龙非常相似的动物,绝对是一件爆炸性的新闻!

首先远征的是一支法国探险队,他们在1978年深入刚果乌班吉河和桑加河流域以及周边密林,追踪这种传说中的动物,但一去杳无音讯!

后来是美国动物学家麦卡尔在分别在1981年和1982年两次考察泰莱湖,但也无功而返,甚至连踪迹都没有找到,但据说他们遇到一位当地人,请他辨认这种传说中的动物时,对方毫不迟疑地指向了早已灭绝的雷龙!

雷龙:植食性恐龙

似乎事情还真有些眉目?我们继续往下看,1983年刚果政府组织了考察队深入泰莱湖考察,据说有拍到照片,但刚果政府从来都没有公布过此次考察中关于恐龙的照片。

此后又有数个组织和个人声称有拍到恐龙的照片,而且还见到了恐龙的骨骼以及恐龙幼崽,但一直以来这些事件扑朔迷离,从未拨开乌云见青天的真相披露出来过,因此判断这些人可能只是为了显示其考察价值而杜撰出来的,当然这也正常,比如曾担任过日本东北旧石器文化研究所的副理事长藤村新一考古造假事件,只要他在就能考古发掘到各种石器碎片,但最终被揭露这些石器碎片不过是他事先放好而已,再在第二天假装是发掘到的!此事震惊全世界,因为日本已经将此编撰成教科书发行了!

六千五百万年前的恐龙有可能留存到现在吗?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那么现代恐龙在哪呢?总不会是侏罗纪世界中的恐龙吧!当然不是,而且这些恐龙还是大家天天见的,甚至还经常吃到它们的肉!这就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鸟类,包括我们已经驯化的鸡在内,都是白垩纪早期小型化和长出羽毛的部分恐龙演化而来,也许它们可以称得上恐龙界最成功的物种,但恐龙和现代鸟类已经大相径庭,要说它们还是恐龙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那么上文中当地土著指认的雷龙可能生存到现代吗!我们先来看看雷龙的体型数据:

身长约20米

体重在10-25吨之间

尾巴非常长

生存年代:侏罗纪的启莫里阶到提通阶之间(约1.5亿年前)

大象体重一般很少超过3-5吨,雷龙最大约为大象的5倍,从描述来看还是比较符合数据的!那么这种早已在侏罗纪时代就灭绝了的恐龙还有可能出现在现代刚果吗?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极小!假如它真的延续到现在的话,我们应该会发现化石:

各个地质年代的化石,因为要延续超过1.5亿年,并且躲过小行星撞击的,需要有相当大的种群数量,否则不可能在漫长的岁月中一根独苗保留到现在,尽管在《尼斯湖水怪》这部影片中假设即使只有一只恐龙它仍然可以无性繁殖,但谁又能保证这只恐龙不出现意外呢?

而雷龙则远在侏罗纪到白垩纪化石就断层了,因此雷龙是不可能的,即使有恐龙它也不是雷龙!那么可能是其他种类吗?比如一个全新的物种,它只是像雷龙而已!

种群数量仍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没有一定的数量它很难延续,比如大熊猫数量减少到千只以下我们就紧张得不得了,因为这会有一个问题,野外繁殖的存活率,以及近亲繁殖的畸形率,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比如人类,如果地球上人类总数只有数十人时,那么人类灭绝的倒计时就开始了,我们无法保证基因的多样性,近亲生殖必然会发生,那么如何避免缺陷?

也许现代人类的基因工程可以来补救,但谁又为恐龙补救了呢?因此生殖这个层面来考虑这个物种在小于一定数量后,是不可能再东山再起的,不需要环境决定,它们自身即注定了必然灭绝!

刚果泰莱湖周围的土著口口声声说湖中存在恐龙,是否是真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数个考察队都无功而返,即使号称有资料也不公布,根据奥卡姆剃刀原理,我们信那个支持理由最少的那个观点,刚果盆地不存在恐龙!

4. 海底世界恐龙

Top6利兹鱼

利兹鱼生存在侏罗纪中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硬骨鱼类,其体长最大可达10米,是以浮游动物为食。

Top5克柔龙

克柔龙生存在白垩纪早期,是上龙的一个分支,一般体长为9-10米,其头部与嘴部长度相等,一种凶猛的海洋生物。

5. 恐龙世界动物世界海洋生物世界

目前没有了。海洋不存在恐龙,他们统称海洋爬行生物,一般恐龙特指陆地上的。

侏罗纪海洋爬行动物大多以蛇颈龙,鱼龙为主,中国辽宁那边发现了一种类似蛇颈龙的小型物种,命名未潜龙,成年体长不到1米。

另外还有:乳齿螈,是所有时期最大的两栖类动物,主要生活在水中以鱼为食。

混鱼龙,是原始鱼龙中很熟知的一种。比其它爬行类更适应在水中生活。

混幻龙,是一种海洋中生活的爬行动物。它被认为是蛇颈龙的祖先。

盾齿龙,以软体动物为食的三叠纪海洋爬行动物。

古蜥鲸是一种肉食性鲸类,身长18米,是大白鲨身长的4倍。

6. 恐龙海洋动物世界

当然是恐龙厉害,恐龙体型比鳄鱼大的多,咬合力也更大,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鳄鱼是湾鳄。在成年之后,湾鳄的体长可以达到7米,而体重则可以达到1400-1600千克之间,咬合力19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