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31家中上游动力电池企业预利润合计超1300亿,相当于8个比亚迪

创文豪出品·汽车新闻

作者丨刘同南

新年伊始,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纷纷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据创文介绍,已有32家公司预审年度业绩,其中31家预计盈利,28家实现年前净利润同比增长。

2022年,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将继续享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红利。产业链下游,比亚迪2022年将坐稳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净利润预计突破160亿元,单年业绩超过过去五年总和。产业链中上游表现更加亮眼,31家企业预计利润合计超过1300亿元,相当于比亚迪预估净利润的8.1倍。

其中,动力电池公司CATL预盈上限最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2910万元,其次是动力电池原材料公司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预盈上限为2910万元。 ——利润分别超过231万元。一万元,一千八百万。

全产业链企业享受行业红利和97%的业绩预利润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快速扩张。 EVTank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4万辆,全球市场份额为63.6%,较2021年提升10.6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动动力电池及储能行业市场持续增长,锂电池行业产销量大幅增长。 EVTank在另一项研究中指出,2022年全球汽车动力电池(EV LIB)出货量为684.2GWh,同比增长84.4%。

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享受发展红利。 根据创文号整理的32家相关公司业绩预告,2022年预计盈利的公司有31家,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有28家。 企业在业绩预告中均指出,利润大幅增长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张。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容百科技,受益于下游电池企业的旺盛需求,以及欧美主流汽车市场趋势,2022年将建成25万吨高镍产能企业加速推出高能量密度车型,NCM811优质镍正极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约70%,产销量大幅增长。业务的激增最终体现在业绩上。容百科技预计2022年利润将超过13.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5%。

利润从产业链主要环节流向各个环节。电池隔膜供应公司恩杰股份抓住锂电池隔离膜业务的行业发展机遇,开拓国内外市场。湿法锂电池隔离膜产销量持续稳定增长。 2022年预续利润将超过390万元,同比增长。初步超过44%。赢合科技主要从事电池设备业务。预计2022年利润将超过4.35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该公司表示,持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张,手头订单充足。

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业绩突出,净利润集中度达81%

从动力电池产业链32家企业的预测业绩统计来看,市值排名前10位的企业预利润总额超过11132637万元,占总额的81% 32家公司的预盈利值。 %,净利润集中度较高

2022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42.02GWh,同比增长76.4%,市场份额为48.2%,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中排名第一。 “宁王”的盈利表现也让行业望尘莫及。 2022年,宁德时代净利润预计将超过2910万元,达到32家公司预计利润总额的21%。

宁德时代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加强市场开拓和深化客户合作,加大优质产能释放力度。前期、生产、销售。成交量大幅增长,带动公司盈利能力实现快速增长。

亿纬锂能2022年利润预计超过319.637万元。相比其2022年整车装车量跻身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前十强的好成绩,其预期利润规模并不处于前列。与此同时,与其他公司的同比高增长相比,亿纬锂能的同比增长仅超过10%。

从其业绩预告信息可以看出,亿纬锂能2022年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下降,并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还提到上游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在此背景下,亿纬锂能通过调整定价机制修复了各产品线的盈利能力。此外,新工厂、新生产线将于2022年进入量产阶段,亿纬锂能营收实现同比约110%增长。

锂矿龙头企业利润丰厚,行业景气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了大量的需求。关键材料碳酸锂的价格暴涨。由此,上游锂矿原材料厂商获得了大部分红利。这在碳酸锂企业的年度盈利业绩中不难看出。 。

动力电池产业链32家企业中,7家碳酸锂企业整体预净利润超过612.8亿元,达到32家企业整体规模的45%,平均增速883%。

天齐锂业位居第一,全年预盈利超2310万元,同比增长1011%。超过10倍的增长来自于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带来的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增加。天齐锂业2022年主要锂产品销量及平均销售价格较2021年将大幅增长。

同比涨幅较高的来自于融杰股份。 2022年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121.58%-3707.33%,实现预净利润超220万元,增速领先32家公司。

根据其业绩预告,受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增加影响,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锂电池行业上游材料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锂电需求旺盛电池材料和锂电池装备不断增加,从而整合杰的锂精矿、锂盐、锂电池装备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

此外,永兴材料、藏格矿业、盛鑫锂能、西藏矿业的业绩也呈现预前利润高增长。 无论公司主营锂矿业务还是并行发展多项业务,都表明业绩增长来自于碳酸锂产品量价的提升。

近期锂盐价格虽处于回调状态,但仍处于高位。上海钢联1月31日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47.1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均价报44万元/吨。

运营管理降本增效,保障绩效同向

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让整个产业链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企业。这也使得动力电池产品成本难以降低。中下游动力电池及整车制造企业面临较大成本压力。

尽管如此,中下游企业通过降本增效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最终提升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2022年上半年,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公司虽然还没有亏损,但已经在盈利边缘挣扎,非常痛苦。随后其董事长曾毓群抱怨道:这些钱都是原材料公司赚的。幸运的是,每年的利润仍然可观。宁德时代在业绩预告中表示,通过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强费用控制,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电解液材料供应商新洲邦通过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运营效率,同步开展精益管理和降本增效专项工作,提升公司成本控制能力。预定2022年利润17608万元,同比增长35%,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增强。

三元正极及前驱体生产企业党盛科技实施精益管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净利润突破22亿元,同比增长超102%,利润水平再创新高。

DoF主要为动力电池产业链提供电解液材料。 2022年,将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应对国内疫情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不利影响。预计全年净利润将超过193万元。同方向增长超过53%。

即使你家里有矿,面对不确定性加大的经济环境,你仍然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西藏矿业2022年预盈利同比超364%,净利润预计达6.5亿元至9.5亿元。根据其业绩预告信息,三倍以上的增长来自于治理体系的优化。西藏矿业完善各项制度,强化内部管控,使公司增产增效、创新降本,2022年减少成本约5425.6万元,管理费用约3000.00元,导致利润增加。公司的利润。

光大证券研究显示,2023年全球碳酸锂需求量和供应量分别为107.2万吨和110.9万吨LCE,仍保持紧平衡。考虑到矿产资源的审批流程、新工艺的工程设计、地理因素的影响以及疫情的干扰,仍会增加项目投产的不确定性。预计2023年锂价将高位波动。

面对短期内难以扭转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需失衡,动力电池产业链或将面临更多挑战。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性能以获得竞争优势是当前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关注的焦点。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多线业务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步开发等,是帮助企业乃至动力电池产业链增强抗风险能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