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汽车网

毛子弹射座椅再立新功!俄一架苏-35S坠毁,K36弹射座椅有多强?

前苏联留下来的神器,我国现在HTY8弹射座椅也是根据其仿制的毛子的K-36弹射座椅,可以说领先同年代其他国家弹射座椅一代以上的评价。K-36弹射座椅成功救人不是新闻,啥时候弹射失败恐怕更会引人关注。关于这个弹射座椅有个简单而有趣的故事,在80年代,我国从英国马丁·贝尔公司引进了同为第三代弹射座椅的MK10弹射座椅,在其基础上研制HTY5弹射座椅,作为歼-10战斗机的配套设备。到九十年代引进苏-27战斗机接触到K-36弹射座椅之后,评估认为马丁·贝克MK10弹射座椅除了重量更轻、适装性较好、姿态感应能力更快捷外,其余各方面均不如俄罗斯的K-36弹射座椅。于是我们在K-36弹射座椅基础上,研发新的HTY8弹射座椅。

K-36D首次扬名是1989年巴黎航展上,米格-29极低空故障时弹射成功

K-36弹射座椅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关键在于年轻的总设计师谢韦林采用很多划时代性的开创设计。他将整个弹射座椅作为一个飞行器进行空气动力学分析,同时根据飞行员身体承受情况进行姿态控制。跟其他国家弹射座椅相比,K-36弹射座椅除了束缚腿部外,还加入抬腿、保护手臂的侧墙、可升起保护飞行员面部的挡板。另一大特种就是两个可伸缩的刚性平衡杆,在与飞机分离后分出,刚性平衡杆用于保持姿态稳定,同时在高速飞行时进行减速。

K-36弹射座椅两大特征,可升起的挡板与弹射时伸出的平衡杆

这使得K-36弹射座椅可以在高空高速,以及各种复杂姿态下保持正常工作。在地面火箭滑轨测试中K-36弹射座椅允许在速度1400公里/小时,飞机偏航20°、俯角45°、以及中心两侧80°翻滚情况下正常工作。更夸张的是一款特制型K-36弹射器曾在米格-25战斗机上,于1.6万米高空,2.5马赫速度情况下,成功进行弹射。

2002年利沃夫航空表演灾难,同时也是K-36的最佳代言,飞行员直到机翼触地才进行弹射逃生

除了可靠性高、工作性能稳定外,K-36弹射座椅对于飞行员保护也非常到位,K-36弹射座椅弹射生还率高达98%,并且97%的飞行员可以再次架机飞行。相反其他国家一些弹射器,容易对飞行员脊椎造成损伤导致飞行员告别蓝天。所以说K-36弹射器完全就是个神器,除了重量重很多外,几乎没有缺点。

K-36D弹射座椅改进型在米格-25试验平台上进行高空高速弹射试验

前段时间,俄罗斯空军通报了一起坠机事故简报,在简报中声明,俄空军一架苏35S战机在远东地区飞行训练期间,因发动机故障坠毁,飞行员成功跳伞逃生。

众所周知,苏35S战机作为俄罗斯当前主力机型,自装备服役以来,不仅承担着俄罗斯国土防空、空战拦截的重要任务,更是作为五代隐身战机苏57服役之前,挑起俄罗斯整个国家空中防御作战的大梁身份,所以擅长制空拦截格斗的苏35S和多用途版本的苏30SM战机,现阶段已是俄罗斯整个国防发展的重要基石。那么对于重要基石身份的苏35S战机而言,自身的作战能力不仅要强大,安全可靠性也不容忽视,这里面既要做到战机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更要做好自身飞行员遇到紧急故障时的安全防护,所以这就需要苏35S战机自身安装的弹射救生装置必须优秀才行。好在苏35S战机装备的K36弹射座椅作为当前全球范围内弹射速度范围最广、弹射高度最高、弹射角度更为复杂的多功能弹射座椅,可以说是为数不多能够从各个方面让欧美真正心服口服的武器装备,而K36之所以能够傲视群雄也是有原因的。

大多数喷气式战机在发生故障、飞行员需要紧急跳伞逃生的时候,战机的飞行姿态是处于失控状态的,所以而且很多时候故障都发生在低空低速状态下,很多时候战机飞行员不幸牺牲,最大的原因除了没有足够的时间跳伞外,更多的是低空低速条件下,不利的外在条件根本不足以支撑其安全开伞着陆。所以苏联在设计K36弹射座椅的时候,选择将K36弹射座椅作为一个独立的飞行器来设计,这样在弹射逃生的时候,独立的弹射座椅能够从更多方面保护飞行员的救生安全。

具体来说的话,K36弹射座椅强大就强大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特殊的飞行姿态稳定技术,当战机出现故障飞行员需要弹射出舱的时候,此时战机已经处于失控状态,直接弹射出舱后飞行员将和弹射座椅一样在空中翻滚,此时强行打开降落伞也会被吹破或者伞绳缠绕失去最佳弹射救生机会。如果给弹射座椅配置一张尺寸很大的减速伞的话,在低速飞行状态下减速面积更大的减速伞能够更快的产生阻力,快速拉拢保持住弹射座椅的空中姿态,但是在高速弹射时,尺寸巨大的减速伞反而会因为外界气流过大无法开伞或者强行开伞直接被吹破等开伞失败;如果只配备一张尺寸较小的减速伞,则会因为减速面积过小、短时间内无法产生较大的风阻而失去最佳减速机会,飞行员无法安全弹射逃生。

K36弹射座椅特立独行的采用了两个可以伸长的减速伞设计方案,在飞行员两侧肩膀位置设计有两个可以伸长的稳定杆,当飞行员以任意姿态弹射出舱的过程中,肩膀位置的两个伸缩杆可以实时的根据弹射出舱速度、高度自动伸出合适的距离,同时伸缩杆顶端的两个减速伞也是大有奥秘,这两个减速伞采用了由八个对称开缝实现高低速双模开缝设计,当弹射座椅弹射出舱时,战机的飞行速度不是很高处于低速、低空飞行时,两个伸出的稳定伞伸出长度不会很长,减速稳定伞之间的开缝也会很小,此时减速稳定伞的阻力大、减速效果明显,足以保障飞行员在低速、低空环境下更早一毫秒实现弹射姿态稳定、顺利开伞着陆。当飞行员在高空高速弹射出舱时,两个伸出的稳定伞长度会很长,这样能够产生更为明显的气动力矩,但是稳定伞之间的缝隙开缝也会在高速气流的冲击下强制打开放气,来避免高速气流直接吹破稳定伞、造成弹射出舱失败。

第二个技术就是K36弹射座椅不同于其他弹射座椅仍然作为飞行员的附属装置,而且将其设计成一个能够保障飞行员生命安全的独立飞行器。飞行员低空、低速弹射时,飞行员弹射出舱后外界的气流冲击还不是很大,但是在高空、高速状态下直接弹射出舱时,此时外界的高速气流具有非常大的冲击破坏性,当高速气流直接撞击到飞行员身体时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就相当于炸弹一样,就算是飞行员佩戴有防护目镜、氧气面罩也很容易被吹破,顺着呼吸道直接吹进肺部造成永久性伤害。

所以K36弹射座椅设计有专属的气流防护装置,在飞行员弹射出舱时,设置在飞行员胸前的导流板会挡住相当一部分迎面气流、使其绕开飞行员的头胸部和手臂,避免产生冲击破坏,同时抬腿机构和限臂器会抬起飞行员腿部和锁定飞行员手臂,减少迎风面积的同时避免高速气流对腿部和手臂的伤害。

而这两大设计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相比其他弹射座椅而言,K36弹射座椅不仅能够同时适应高速、低速、高空、低空的弹射需求,同时自带的姿态稳定技术和气流防护装置,能够更快、更早的实现飞行员弹射出舱后的姿态稳定和顺利开伞,同时气流防护装置能够尽可能的保护好飞行员的身体机能,使得其受外界气流伤害更小、适应更高速度的弹射需求。而试验结果也表明,K36弹射座椅可以在超过1352千米/时的超音速飞行速度下安全弹射,这一点时其他任何弹射座椅都做不到,这样的实力表现就是K36能够真正让所有同行和对手心服口服的实力象征。